|
编辑心得三: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才是真科学
不知何时,创新逐渐等同于了科学。似乎只要说有科学进步,就是看有多少或多大不一样的东西被发现发明或创造。只要是评价某某人的科学成就,就要说明是否有新的发现、观点或者物品。尤其在很多科技评价过程中(比如期刊审稿),往往首先看的就是创新性。。。凡此种种似乎在说明,科学的进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科学的衡量标准也逐渐异化为新奇特的程度。
我不否认这些标准在一定阶段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我在审稿过程中也时常看到有很多人很多时候打着“科学创新”的旗帜,在无意有意中行着“虚假”和“忽悠”的事实。在一些人眼中,似乎只要有某一方面的创新,其它的就不需要严谨的论证,也不必考虑实际条件下的问题,不必纠缠前人实验方法在当下的合理性,更不需要顾及创新的成本。。。因为这些都可以被说成是‘发展中的问题“或”后续有待解决的困难”。。。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家都在创新,但大家都不愿验证他人甚至自己的创新,因为大家都认为创新即科学、创新即发现、创新重于一切!
但实际上,一旦作者沽名了“首次”的名声,其实后续根本就不想自己去努力解决该“创新’的副作用和实际问题。把创新留给自己,把问题留给他人,这样的创新很难说是有意义的创新。甚至可以说,这种不讲严谨求实精神的创新,其实质乃是玄学,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而学术圈有时候好大喜功,过分地追求创新和首发,可以说一定程度是助长了玄学,反而打击了科学。我想这是不正常不应该的。所以,我认为,比创新更重要的是求实!
科学的基础是严谨求实,科学的骨架是创新,而科学的外相是应用。不以基础为科学的前提,如沙上建塔,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大家都追热点、时髦,大家都比谁的亩产更高谁的卫星放的更多,这样的繁荣是否长久?科学的容错精神是否真正适用?
我承认,任何编辑都有能力的边界,所以我认为编辑的主要任务不是选秀(除非是非常熟悉的领域),而是保底和托底,即让严谨求实的科学进入深入讨论的环节。期间看的越多,发现的问题也越多,因此总结常见问题如下:
1) 平行数据缺乏,实验室数据无误差棒:因为实验都存在系统误差和人为因素的操作误差,平行数据的展示不仅是告诉结果的置信区间有多大,也展示着作者的负责态度,即这样的数据不是偶然的,而是可以反复出现的。当然,平行实验不是平行测试,误差棒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值。虽然长期工程性研究或人体实验不要求重复,但小型实验室研究是可以也应该都做平行实验的。
2) 空白、对照缺乏:有的研究结果似乎很好,但作者却不和合适的对象比较,而只和自己比(如多个复合材料中的某一个材料)或只和其它文章的纸面结果比,这怎么有说服力呢?!类似梁山好汉武松+李逵两人一起肯定比武松或李逵一人厉害,这样的证明没有意义。在某些领域,如果大家都觉得别人的东西(比如材料)无法获得或自制,那是不是可以合计出一个标准参考物,大家都和这种物质比呢?对某些技术,如果大家都认可某污染物很难降解,是否可以用它作为检验所有技术先进性稳定性的标准参考物?而不是用一些很容易去除的物质,无意义的比拼类似98%、99%或者99.5%去除率的微小区别?
3) 方法核实不够:典型情况是照搬以往的实验方法,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例如某国标或国际通用检测方法,虽然其适用于常规水质检测的,但该方法未必适用于投加大量氧化剂的实验,因为氧化剂的存在会干扰该物质的检测。所得结果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却是利用错误的工具得到的。类似COD消除剂,其作用只是干扰了COD的检测,并不是真正去除了COD所代表的污染物。遗憾很多研究者上不太注意这些检测方法上的细节,亦或以“术业有专攻“的借口推诿而不严格把关,使结果的可信度打折扣。
4) 实际样品测试缺乏:实验室的测试往往都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虽然看起来很美,但研究真的适用于实际吗?未必。差多少呢?这需通过做典型实际样品测试获得。哪怕有差距,至少提出来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这都是可接受的。但很多时候,我感觉很多作者只愿意展示好的一面,而完全避讳不好甚至差的一面,这是有失偏颇的。当年火车跑的比马慢,但这并不妨碍火车作为新兴交通工具的发展。所以说,做科研重要的是要愿意承认差距。当然科研人员也应努力找出差距的真实原因并真正提高改善之。而不是讳疾忌医,一味追求创新或超级效应。我想,我们不是不愿意接受失败和不完美或有缺陷的科学,而是不愿意接受看似很美但其实未经严格证明的伪科学。
5) 长期效果不足:科学实验的周期往往不长,所以很多表面性能优异的结果有可能经不起长期考验。这种考验有时候不需也不用外来人或者用实际样品检验,作者自己就可以发现。但为了展示好的一面,有的人故意不做长期验证,而是选择性地把几次少量重复当成长期效果,比如仅仅用4-5次低负荷实验来证明新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自然缺乏可信度。有时听人抱怨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连该领域祖师爷大牛名人都是这么干的,我也没办法,我又有什么错?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该学科的人应该一起商讨出一个新的更可信的评价办法,而不是因循守旧彼此护短。前人不完善的实验方案不能奉为圭臬。而且,突破前人的方法桎梏,这本身不是创新所在?
6) 可重复性验证缺乏!这个不是审稿阶段能发现的问题,但可能是最大也最无解的问题,因为这已经不是技术范畴的问题了,而是社会心理学的东西。放眼望去,大家似乎都在创新,一派和谐景象。但各人的创新方法、材料、理论是否都经得起验证呢?我看未必。如果别人做不出来,首发作者是否有责任和义务再度证明?我想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机制的:当有多人做不出接近作者所声称的效果、材料、或道理时,原作者就应该公开的重新展示一遍。而遗憾的是,质疑精神(或者说批判精神)在目前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愿意轻易得罪人伤害人。以前说是同行相轻,但现在更多的是同行相亲。我想,到了一定阶段,是不是也可以让大家同台竞技,是驴子是马大家一起溜溜呢?
我想我们不是反对创新,而是反对没有严谨求实精神的创新,因为求实才是基石!求实的核心内容包括至少六个方面(或许更多),如下所示。我想这不是对创新的苛求,而是基本需要。哪怕创新如Nature、Science文章,每个研究者也理应留给他人一个可信服的标记,因为越是创新越是需要严谨求实,犹如越是高楼大厦越是需要稳固的地基!求新求异求名利,踏实严谨反遭弃,这样的创新不是进步,反而误人误己误民误国。
科学精神的基础及其内涵
以上思考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监督,希望多多赐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