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baiyang

博文

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才是真科学 精选

已有 9551 次阅读 2021-10-5 10: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编辑心得三: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才是真科学

 

不知何时,创新逐渐等同于了科学。似乎只要说有科学进步,就是看有多少或多大不一样的东西被发现发明或创造。只要是评价某某人的科学成就,就要说明是否有新的发现、观点或者物品。尤其在很多科技评价过程中(比如期刊审稿),往往首先看的就是创新性。。。凡此种种似乎在说明,科学的进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科学的衡量标准也逐渐异化为新奇特的程度。

 

我不否认这些标准在一定阶段的合理性。但遗憾的是,我在审稿过程中也时常看到有很多人很多时候打着“科学创新”的旗帜,在无意有意中行着“虚假”和“忽悠”的事实。在一些人眼中,似乎只要有某一方面的创新,其它的就不需要严谨的论证,也不必考虑实际条件下的问题,不必纠缠前人实验方法在当下的合理性,更不需要顾及创新的成本。。。因为这些都可以被说成是‘发展中的问题“或”后续有待解决的困难”。。。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家都在创新,但大家都不愿验证他人甚至自己的创新,因为大家都认为创新即科学、创新即发现、创新重于一切!

 

但实际上,一旦作者沽名了“首次”的名声,其实后续根本就不想自己去努力解决该“创新’的副作用和实际问题。把创新留给自己,把问题留给他人,这样的创新很难说是有意义的创新。甚至可以说,这种不讲严谨求实精神的创新,其实质乃是玄学,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而学术圈有时候好大喜功,过分地追求创新和首发,可以说一定程度是助长了玄学,反而打击了科学。我想这是不正常不应该的。所以,我认为,比创新更重要的是求实!

 

科学的基础是严谨求实,科学的骨架是创新,而科学的外相是应用。不以基础为科学的前提,如沙上建塔,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大家都追热点、时髦,大家都比谁的亩产更高谁的卫星放的更多,这样的繁荣是否长久?科学的容错精神是否真正适用?

 

我承认,任何编辑都有能力的边界,所以我认为编辑的主要任务不是选秀(除非是非常熟悉的领域),而是保底和托底,即让严谨求实的科学进入深入讨论的环节。期间看的越多,发现的问题也越多,因此总结常见问题如下:

 

1) 平行数据缺乏,实验室数据无误差棒:因为实验都存在系统误差和人为因素的操作误差,平行数据的展示不仅是告诉结果的置信区间有多大,也展示着作者的负责态度,即这样的数据不是偶然的,而是可以反复出现的。当然,平行实验不是平行测试,误差棒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值。虽然长期工程性研究或人体实验不要求重复,但小型实验室研究是可以也应该都做平行实验的。

 

2) 空白、对照缺乏:有的研究结果似乎很好,但作者却不和合适的对象比较,而只和自己比(如多个复合材料中的某一个材料)或只和其它文章的纸面结果比,这怎么有说服力呢?!类似梁山好汉武松+李逵两人一起肯定比武松或李逵一人厉害,这样的证明没有意义。在某些领域,如果大家都觉得别人的东西(比如材料)无法获得或自制,那是不是可以合计出一个标准参考物,大家都和这种物质比呢?对某些技术,如果大家都认可某污染物很难降解,是否可以用它作为检验所有技术先进性稳定性的标准参考物?而不是用一些很容易去除的物质,无意义的比拼类似98%、99%或者99.5%去除率的微小区别?

 

3) 方法核实不够:典型情况是照搬以往的实验方法,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例如某国标或国际通用检测方法,虽然其适用于常规水质检测的,但该方法未必适用于投加大量氧化剂的实验,因为氧化剂的存在会干扰该物质的检测。所得结果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却是利用错误的工具得到的。类似COD消除剂,其作用只是干扰了COD的检测,并不是真正去除了COD所代表的污染物。遗憾很多研究者上不太注意这些检测方法上的细节,亦或以“术业有专攻“的借口推诿而不严格把关,使结果的可信度打折扣。

 

4) 实际样品测试缺乏:实验室的测试往往都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虽然看起来很美,但研究真的适用于实际吗?未必。差多少呢?这需通过做典型实际样品测试获得。哪怕有差距,至少提出来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这都是可接受的。但很多时候,我感觉很多作者只愿意展示好的一面,而完全避讳不好甚至差的一面,这是有失偏颇的。当年火车跑的比马慢,但这并不妨碍火车作为新兴交通工具的发展。所以说,做科研重要的是要愿意承认差距。当然科研人员也应努力找出差距的真实原因并真正提高改善之。而不是讳疾忌医,一味追求创新或超级效应。我想,我们不是不愿意接受失败和不完美或有缺陷的科学,而是不愿意接受看似很美但其实未经严格证明的伪科学。

 

5) 长期效果不足:科学实验的周期往往不长,所以很多表面性能优异的结果有可能经不起长期考验。这种考验有时候不需也不用外来人或者用实际样品检验,作者自己就可以发现。但为了展示好的一面,有的人故意不做长期验证,而是选择性地把几次少量重复当成长期效果,比如仅仅用4-5次低负荷实验来证明新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自然缺乏可信度。有时听人抱怨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连该领域祖师爷大牛名人都是这么干的,我也没办法,我又有什么错?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该学科的人应该一起商讨出一个新的更可信的评价办法,而不是因循守旧彼此护短。前人不完善的实验方案不能奉为圭臬。而且,突破前人的方法桎梏,这本身不是创新所在?

 

6) 可重复性验证缺乏!这个不是审稿阶段能发现的问题,但可能是最大也最无解的问题,因为这已经不是技术范畴的问题了,而是社会心理学的东西。放眼望去,大家似乎都在创新,一派和谐景象。但各人的创新方法、材料、理论是否都经得起验证呢?我看未必。如果别人做不出来,首发作者是否有责任和义务再度证明?我想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机制的:当有多人做不出接近作者所声称的效果、材料、或道理时,原作者就应该公开的重新展示一遍。而遗憾的是,质疑精神(或者说批判精神)在目前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愿意轻易得罪人伤害人。以前说是同行相轻,但现在更多的是同行相亲。我想,到了一定阶段,是不是也可以让大家同台竞技,是驴子是马大家一起溜溜呢?

 

我想我们不是反对创新,而是反对没有严谨求实精神的创新,因为求实才是基石!求实的核心内容包括至少六个方面(或许更多),如下所示。我想这不是对创新的苛求,而是基本需要。哪怕创新如Nature、Science文章,每个研究者也理应留给他人一个可信服的标记,因为越是创新越是需要严谨求实,犹如越是高楼大厦越是需要稳固的地基!求新求异求名利,踏实严谨反遭弃,这样的创新不是进步,反而误人误己误民误国。

      image.png

 

科学精神的基础及其内涵


以上思考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监督,希望多多赐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306824.html

上一篇:非权威饮用水污染难点热点问题总结
下一篇:总结2021展望2022十条
收藏 IP: 203.168.16.*| 热度|

26 冯兆东 黄河宁 黄永义 郑永军 王茂清 尤明庆 吴斌 晏成和 杨光 许培扬 曾跃勤 牛凤岐 刘立 徐耀 王安良 朱林 路鑫民 王俊儒 陈新平 徐绍辉 康建 周阿洋 文克玲 胡大伟 李庆祥 王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