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编辑心得二 - 常见问题思辨
不知不觉当编辑五个月了!到目前已经审了323本,在审的还有18本,照此情况推算大概率全年是要审超过800本了,平均每天2本多,真有点累!
见多了稿子,慢慢发现了一些套路,拒稿速度因此更快了。期间有几次拒稿申诉,一般都没有问题。但有个别情况也有自己见识不足的情况,重新送审后最终都能接收。
我收到的多数稿源来自国内。总体而言,大家都有很强的创新性,只是在科学严谨性上比较欠缺。这可能和国内过分强调“创新”而不是严谨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社会内卷化的结果,大家更想报告短平快的成果抢占先机。而我个人认为,越是创新的东西越需要小心的求证,甚至是多方面的证据。所以,虽然表面上拒稿理由是创新性不足,但其实我常常是以严谨性不足为由秒拒了稿子。
结合申诉作者的理由和我的一些评判标准,我以问答及评论的方式总结下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释。希望能对未来科研有利。
问:为什么相似的内容别人可以发,我的不能发?
答:因为相似的内容已经发了,所以你的不能发!
评:问者义正言辞,答者从容坦荡,投稿人不能光看稿件质量。
问:我的组合工艺/材料从来没人做过,为什么说稿件创新性不足?
答:从未做过不等于有创新性!梁山伯好汉108个,三两组合的确很可能比一个好汉更强,但这种更强的效果哪怕不做实验一般人也能想到。假若技术/材料的组合能显著促进理论认识的突破,那是创新,如果不是,那其实就是灌水。
评:没做过不代表有意义做,这是硕士生都应该知道的研究常识。知识空白不是靠不断组合获得更强效果能弥补的。
问:大家都这么干,为什么前面文章的问题你不揪?偏偏揪我文章的这个问题?
答:因为前面的文章是前一次,创新型更强,所以瑕不掩玉。你的是又一次,创新性更少,所以玉不掩瑕。
评:世上有人能做有人不能做的事情很多。知道别人有问题自己还继续出问题,这不是知法犯法吗?
问:为什么同样思路做的几个材料,别的几个材料都接收了,你就不接收还非要补对比实验?
答:因为好创意已经发表了,为了证明后续材料仍然有好创意,需要通过比较不同以证明本次与之前的差别。哪怕不是更好,至少可以促进更深的理解。
评:老瓶装新酒或新瓶装老酒的情况很多,为了避免成为灌水文章,多点比较各种瓶子或者各种酒,这样不是很好吗?
问:我的研究创新性这么强,为什么一定要做实际样品检测和方法对比?火车曾经比马车跑的慢,但仍然是进步,所以不能强求新出现的事务一定要比旧的东西好。
答:科学的精神既是创新也是严谨。火车比马车跑得慢,当然不能说明科学的无用,却正说明对比的实际意义:哪怕发现比马跑的慢,也能促进人们思考如何抓住关键问题,促进后续改进以更好的发展。但目前情况是大多数研究只展示理想状态下(多数是超纯水)的美好前景,却完全不做实际样品测试,也不和传统方法对比,这怎么能证明该新技术的真实前景呢?又怎么能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呢?过分的强调理论优越性却完全不具有实用化思维,这缺失的正是科学的重要精神:严谨!
评:不能把“创新“和“严谨”进行对立,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虽然我们当前社会强调得更多的是创新,甚至认为只要有创新就是科学,但我认为越好的创新越需要严谨,否则所谓的创新其实就是假大空的玄学。亩产一万斤、天天放卫星,这样的“创新”历史我们不能重演。
问:同样的稿件,为什么别的编辑能送审,你这就不能送审?
答:每个编辑对稿件质量和创新程度的标准及认识不一样。抱歉我的期望或许更高一点。有时候可能我的认识也不足一点,所以我送审的别人不一定送审。
评:是金子总会放光的!
问:拒稿理由总体上说是创新性不足,但具体评价上说的却是语法、格式、或数据展示等细节问题,哪个是真的/主要的问题?
答:主要问题是创新性和严谨性!如果两者都不错,其实小问题都可以接受。如果其中一个有问题,那其它问题都能放大成为拒稿理由。细节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研的思想。
评:类似孩子成绩好了,妈妈怎么看都顺眼,绝对是妈亲生的。孩子成绩差了,妈妈怎么看都不顺眼,绝对是遗传他爸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