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记
我们亲历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高速公路和高铁让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更短,中国在四十年之内实现了工业化,年轻人有条件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在处事的技巧和方法上,年轻人还是感到困惑。
这方面卖得最好的图书,还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工业时代早期的人际关系指南并不能告诉我们,微信群里要注意什么,发朋友圈又有什么讲究。
《厚黑学》其实是民国时候讽刺作家李宗吾的作品,用来批判人性有余,指导人生不足。
其实中国专门讲道理的书很多,有的是经典,有的是通俗作品。经典里,《论语》里讲的人生智慧,高深而通透;比较通俗的,《菜根谭》也有不少金句,但是许多富有智慧的人总是忙于制造金句,他们不负责解释金句。
大家看到的这本拆解“三言”,和市面上所有的“三言”相关作品都不太一样,我不是简单地解析故事,而是在小说关键的时候停下来,辨析其中的要害。我主要关心这么几点:①人性的真善美;②世情的冷热甜;③你我的贪嗔痴。
“三言”这三本书是包着糖衣的良药。
《论语》《孟子》《道德经》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思考,《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代表的是史家的努力,“三言”和它们不同,它是市民阶层的赞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宝藏。
“三言”世界里的人,他们渴望富有、渴望闲暇、追求享乐……他们一到佳节就去金明池、西湖这样的地方游玩,他们不像“曾国藩家书”里正襟危坐的读书人,他们更像今天在都市当中辛苦劳作、渴望成功的你和我。
丰盈的故事,含蓄的传统文化,真实的市井,这个宇宙庇护渴望爱和关注的人,人们在这个宇宙中,追逐着善和美好。
“人无论贫富、高矮、美丑、老少、学历,一律平等”这话就正确,但是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
遇到和女人相关的事儿,觉得迷惑,问问老娘;遇到和男人相关的事,觉得迷惑,请教老爹。
这种用力过猛、不管不顾的人,一定会招来祸事的。
骗婚的老员外是“本我”,一切凭着本能行事;小夫人是“自我”,要钱要人,权衡利弊;而守礼的张胜是那个“超我”,是压抑的理想人格。
他们正是我们的三种可能,所以遇到欲望当头、机会在眼前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心中的那个张胜吧。
你就是你自己,你不可能变成对方喜欢的那种样子。
委委屈屈地去迎合对方,被对方半推半就地接纳,又干净利落地背叛,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迎合对方,才有可能成就甜蜜的爱情。
好的爱情,并不是一方或者双方的孤独努力,而是需要被打动、被感染的人们都伸出援手,多方的呵护和帮助,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想要避免吃亏,那就只有一种办法:不仅要看他是谁,还要看他如何行事。
爱破坏规则,拿别人当工具,爱控制别人,不太在乎父母,只想着自己的欲望而不在意社会良俗,如果相处的人有以上特征,那就赶紧离远一点吧。
遇到惨事,周大郎没有悔恨、反思,而是立刻觉得自己委屈,把敌意转向妻子,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里一定要小心。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其实体现了明朝市井的婚姻观:人们固然在乎礼教,但是更在乎的,是自己儿女的幸福。做父母的处心积虑,希望儿子、女儿能够在婚姻里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年轻人犯错误,可以理解,而成年人善待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成年人的担当。这正是这个故事的动人之处。
男人讨女人的欢心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人去尊重、去爱就可以了。
破镜重圆中的范希周能有好结局,除了有一些运气之外,他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明明知道自己哪怕行善也未必能有好结果,却仍然做好人,行好事。克制、勇敢、善良、温柔、守信,这就是好男子。
在泥沼中也不曾苟且,从来不会因为明天就到世界末日,就放纵自己,什么都做。这样的人才能得到生活的报偿。
岁月,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粗粝耐磨,更加心如止水。
少年得志的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刻薄话,晚来发迹的老成之人,却要用尽后半生来反驳它。
鲜于同为人体贴、对老师有善意,是因为他见到过生活的艰难,遭到过岁月的毒打。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如果没有失去自己的进取心,往往会有成就。
不是刻意要少年,也不是刻意要老成,其实是公正。如果你有公正之心,未来就可能得到公正。
公正和善意,世间稀缺,所以宝贵,所以美。就像那暗里的火种—小,但暖,还能点亮很多很多人。
《警世通言》里的《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这个故事的妙处,就在于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做了一些好事,但每个人所做的好事,好像都还有些私心、有些保留—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凡人。
圣贤的悲悯、圣贤的仁爱,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凡人的美、凡人的爱,深沉馥郁。而且最要紧的一点是,大圣大贤,我们都没有见过,而凡人,他们就在身边,他们,就是我们。
我们看“三言”故事,看的就是这份真实,每个人都在他的世界里做自己、维护自己,他们惦记着自己,也照顾着别人,不高举高打,也不成王成圣。
唐伯虎是酒店小老板的儿子,也是苏州之子、市民阶层之子。这样一个出色的男子,到了北京就卷入了权力的游戏,前程尽毁。大多数人如果遇到这种事,只怕就彻底放弃,或者愤世嫉俗地过一生了。
他灵魂自由,是因为他不被世俗的规矩绑架,遇到喜爱的人,就努力去追,遇到不愿去做的事,就置之不理。我们没有唐伯虎的才华,但是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坚持,努力做喜欢做的事,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活得真实而坦荡,自然有敦厚的长者来帮,有体谅的爱人相助。
北宋年间,有一个姓苏的四川家庭,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神话。“唐宋八大家”,他家占了仨,分别是父亲苏洵,大儿子苏轼,小儿子苏辙,一户口本儿都是聪明人。
苏家人从上到下都骄傲,父亲夸儿女,妹妹夸哥哥,个个眼高于顶。但他们的互相吹捧一点都不让人讨厌,因为他们的互夸是在完全的信任、支持和爱的基础上,更难得的是,他们有这样彼此信任和支持的家人。
为什么叫小报告呢?因为它损人不利己,不是出于公心、为了挽救集体的损失而告,而是因为嫉妒而告。
你如果一定要举报,直接让当地官府把人带走,是铁面无私;你告诉俩人自己要回去告发,让他俩逃跑,这是做人留一线;你如果真的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成全了这对夫妻,那是功德。收了钱再举报,就是没人性了。
这个老尼姑是个厉害角色啊,担得起事。她不被任何人的凄惨经历绑架;优先考虑到自己和身边人的风险;确定自己能做到,才向溺水的人伸手;她把能力范围内的好事做到了极限,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一句都不答应。
坏人做恶事,往往会层层升级。开始也许只是做一点小的坏事,发现没有特别严重的后果,他们就开始尝试做一些大的坏事,坏人这时候是成竹在胸的,总觉得大家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遗憾的是,错了。做大坏事的时候,有些原来看上去沉默的人就会站出来。
今天也是一样,丈夫在公司受了气,回来之后跟妻子说,妻子一定不能拱火。你给他做一顿大餐,让他知道在那点职场上的不愉快之外,生活里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事情,他的烦恼也就没有了。
人到中年,不以气血为能,中年人的能量在哪里?无非是一腔正气,满腹决心。是只要我在这儿,你就不能这么干的那种豪气。这是大勇,也是大仁。
伤害了一个人,固然要靠言语安慰,但更重要的是要拿出诚意,拿出自己手上的好东西、好机会。
为什么“三言”是三本好看又有用的书?这三本书里,藏了好多真实的江湖规矩。
今天的人说传统文化,总是张口就是朱熹、王阳明、曾国藩,强调对着自己的欲望一通挥刀的圣人之道。可无论是心外无物,还是格物致知,这些东西都不是可以执行的高深道理。
“三言”里的江湖规矩、人生智慧,却是实在而又有用的东西,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个愿意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家庭,家里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可以讲道理、可以沟通的。如果家里有牢骚满腹,什么事都先埋怨人的父母,那他们的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也会充满牢骚,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爱可以生爱,担当可以生担当。但是没见识过爱的人,想要懂爱,真的很难很难。
极度自律、风轻云淡的人,那一定是身上有力量、心里有能量的人。
与世无争不是放弃一切,与世无争是好好生活。
对生活的热爱,能够让我们充满勇气,抵御一切欺凌、一切苦厄。
凡事有个定数,和信这、信那没有关系。世界上本来没有妖,你相信有妖,那就有了妖。只要行善积德做好事,心里就安生,根本不用忌讳那些乌七八糟的。
举报的后果不可预期,执掌被举报者命运的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举报的按钮一旦按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就没准了。
生活中爱举报都是这种人,向强权下跪,顺着风向摇摆。
保护自己,警惕他人,是基本的人性。既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又不能伤害他人,这是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问心无愧最难,但是真的舒坦;突破底线很容易,给自己找个借口就行了,但是代价太高。一旦伤害了无辜之人,会跌入那种失足的懊恼当中,无法解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