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正在写的文档中的一节。
精英教育的成本:全职妈妈和家教联盟
王永晖
我们在上一节强调,中国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精英才对,才能应付住当前出国留学造成的人才失血现象。精英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意行业的人才培养,是需要极大代价的成本的,事先没有充分的认识,不付出足够的成本,无异于缘木求鱼。
我们中国在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时候,在培养成本方面投入太少,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有一些年青人可以在国内或国外脱颖而出,一个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总有一些天才能出来,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在劣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于读书之路。
其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培养成本,就是本节题目中的"全职妈妈",西方国家很多妈妈都不工作,称作全职妈妈,这给科学家和各种创意行业的工作者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又为下一代的人才成长,进行了高投入。
我们在这份文档里,反复强调各种机制,其实核心都是一点,就是贯彻家长们在幼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任何成本投入,都不可能胜过全职妈妈在教育上的直接参与。
国内这方面,基本上都是双职工家庭,必须在工作和家庭这两方面同时作战,消耗精力,两方面都难达上乘,甚至有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过于努力,忽视了家庭建设,影响了子女成长。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小,就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可是牵扯到教育领域,就成了我们国家人才竞争的战略性问题。
怎么解决,我们已经不可能将双职工家庭改回到以前的全职妈妈类型,即使国内有些年青科学家已经做出成就,个人工资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支付家庭所需,恐怕也不容易下此决心。
对于尚未成就的年轻人,自己本来就没多少钱,更难。
常见的一个办法是动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让他们帮忙可以节省资金投入,但是,因为生物年龄的问题,大多数爷爷奶奶辈,即使曾经是非常优秀的爸爸妈妈,那时候他们有生育培育本能,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精研过幼教领域的工作,缺少本能,精力下降,是很难把孙子辈的日常生活带好的。
吃力不讨好,让家庭的天伦之乐也大减。
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家务活动中比较烦累的部分,交托家政服务机构为宜,既然是双职工,妻子/丈夫的那份工资,起码应该能够支撑起这份家政服务。
所以,另一个办法是,建设好社会化"家政+家教"服务体系,把一些家事外包出去,其关键是,这些家政家教服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素质,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即使你有那个钱,但是买不到合适质量的服务。
尤其是在小孩子教育方面,还是有一些需要学习,需要专业知识和个人领悟能力的东西,普通的保姆/家教不见得人人可以放心,这就需要建设起来的社会化家政服务体系,能够促进这些人员的继续学习。
这个办法,是应该做的,但是有两个不足之处,第一点是,很多年轻人,尚未成就,没多少钱,不见得就能购买其这些家政家教服务。第二点是,家政家教服务,再怎么搞,也是不可能竞争地过全职妈妈的。
我们国家,难道面对西方社会体系的人才竞争,就完全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双职工也有双职工的优势,中国的妈妈们经常工作,视野会比全职妈妈大得多,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有相当大的益处的。我们现在,需要基于"家政+家教"服务体系,稍作构思,就有可能形成中国社会体系的人才竞争优势。
那就是本节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家教联盟",数个家庭联合起来,把孩子聚在一起教育,家长们分配和共享家教时间,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几个家长出来轮值,负责监护和教育,另外一些家长则可去做自己的事,定期轮换。
如果采用这种竞争战略,西方社会体系的全职妈妈,就未必能胜得了我们的"家教联盟"了,另外,从国民性来讲,中国人更愿意群体活动,更愿意互相串门,以此为乐,这种文化基础使得我们反而可能更容易建立起"家教联盟"。
"家教联盟",也易于为家长们执行,不需要征得任何行政许可和学校同意,但是,国家级人才战略应该主动地将之作为一个重要基石,重视家长们在幼小教育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这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也会要求一种新的城市结构,中国目前各地正在进行新城市化运动,如果某地高瞻远瞩,现在就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瞄准家庭教育共同体/家教联盟的社区形态,就能先发一步,吸引最高端的技术人群落户。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小细胞,数个家庭结成教育共同体,形成社会的另一层基本组织体。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这样的城市,将具有更美的环境和建筑,这样的社会,将具有更大的人才竞争力。
这就是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大势。我们这个文档,只把有限的精力,专注在最高结构的大框架上,中国人才竞争的国家级战略,到这里可以归纳为三个体系,形成三足支撑之势,即
"水平考试体系"+"精深传授体系"+"家教联盟体系"
前两者,本文档只是在上一节简单介绍了一下,而着重于第三点,通过各种机制,让家长们深入幼小教育之中,星星之火,若能燎原,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国家教育科研体系的血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449045.html
上一篇:
“小升初”的家长忧虑心态下一篇:
展望新科技浪潮二十年后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