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韩春雨同志的诺奖级论文从全国称颂,万人敬仰,变成了众矢之的。有时候觉得考研时学的唯物辩证法真的很神奇,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首先声明,我不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因为我连自然杂志子刊的边都没沾着,没资格;第二,我更不是落井下石,因为我也没机会像领导一样事后去看望,慰问和支持过韩同志。我只是一个纯粹的看二层的。人都说看热闹不嫌事大,看出殡的不嫌殡大。话说我确实很关注这件事,也希望这事越大越好。事情大有大的好处,事情大可以让我们对于一个新事物看得更清楚,才能明白是真龙还是泥鳅。我相信,韩同志也做好了准备。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经得起争议的那就是伟大。这次的争议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春雨同志如果经受住了质疑(当然这种经受质疑的过程估计会很漫长,只要不像咱们屠呦呦老师这种等待就好,谁也说不准),何尝不是一次很好的涨姿势的好机会。
真金不怕火炼,也不需要望洋兴叹。大部分人在不自觉的做顺势而为,这也是我等人越聚越多的主要原因。但是既然春雨同志前面已经被大家所关注,成为偶像,也不会介意再多些人看看。最近《自然》杂志也开始关注春雨同志的工作,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不是这个专业,不敢对专业问题有过多的评论。仅从当初春雨同志的一鸣惊人的新闻效应,已经让我这个小青椒信心满满。科研需要平台,这是我以前坚持的看法,春雨同志的事迹让我觉得平台真他妈太重要了。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产生这样一个的举世瞩目的成果,能引起大家的这么多的热议和关注,甚至今天的争议么,我觉得难。
任何事都不要怕争论,争论可以让你更睿智。我是希望春雨同志能在这场争议中占据主动,估计这也是我们中国绝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心声。因为中国的科研在崛起,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科研的科学性、合理性一直备受国际质疑,科研的国际地位一直在提高,就这么一直,什么时候能去掉那个“提”呢。这种质疑是不无道理,也有它的历史渊源。就像这次霍顿对于孙杨的言行。孙杨有过污点,霍先生可以作为个人观点说说,这个无可厚非。孙杨也可以用我们标准的京骂,回击他个狗娘养的。但是这都是口舌之快,没有意义。孙杨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回击,这次200m自的夺冠果然让澳大利亚观众鸦雀无声了。就应该是这样的方式,正所谓高手过招,点到即止。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就是最好的方式。在科研上,我们也不能一直以这样低人一等的角色在国际舞台上出现。我们需要强有力的回击与发声。这次就是个绝好的机会,一战定乾坤!
兄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刻你嘛灵魂都能附体,你代表中国科学界,你就是抗战时期的长沙城!
我从精神上无情的支持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