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B(E2)反常:核结构研究的大BUG (4)2014

已有 1727 次阅读 2022-7-2 20:48 |个人分类:我爱我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Zn核同位素的实验探究,使得B(E2)反常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开始正视这个问题。这类现象,一个特殊的要求是不能由现有的壳模型解释,所以才能称为反常。B4/2小于1对幻数附近的原子核是必然的,因为是单粒子激发,所以B(E2)反常很容易被看成是单粒子激发所导致的。但是幻数核的4+态与2+态的能级比小于2,而对于B(E2)反常来说是大于2的,两者的区分实际上是很明显的。这种区分当考虑6+、8+等整个Yrast带的时候,就会非常明显。

   

        由图可以看到,幻数附近的核(单粒子激发)的能谱,和开始远离幻数时候的原子核的集体激发的能谱,是差别很大的。B(E2)反常出现后两种能谱中。

    到了2014年,Hertz-Kintish等人利用壳模型做了系统的计算,然后和实验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了48Cr和50Cr具有B(E2)反常。这两个轻核具有这样的性质是很不可思议的。在他们的文章,已经开始把这类现象称为原子核结构之谜。在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48Cr和50Cr的实验结果不能被各种壳模型所解释,而且差别很大。

   为什么把B(E2)反常看成是核结构研究的大BUG呢?就是因为它是不能由壳模型所理解的,特别是对于74Zn和两个更轻的核48Cr和50Cr的计算,按照道理,对于这些核,壳模型是完全可以计算的,但是实验值和理论值差别巨大。这意味着,壳模型本身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然存在根本性的缺陷。我们对于核结构的理解,可能从一开始就想得过于简单了。

       (48,50Cr的跃迁强度和114Te很像,它们可能属于一类反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345595.html

上一篇:B(E2)反常:核结构研究的大BUG (3)2013
下一篇:中国的天才在哪里?(钱学森之问的通俗表达版?)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