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校园中的南大历史上名人雕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年4月19日发布
在南京大学校园里,有十几尊主要是南大历史上的名人雕像,分别是李四光、竺可桢、陶行知、吴有训、茅以升、吴健雄、徐悲鸿、匡亚明、戴文赛、顾毓琇、杨振宁,郭影秋,他们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在南京大学各个不同时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其中的10尊是南大雕塑艺术研究所吴为山教授的作品。由于时间有限,我在4月13、14日晨在南大校园里找到了其中几尊名人雕像有李四光、竺可桢、匡亚明、戴文赛、郭影秋。有报道称“这组雕像将被安置在我校鼓楼、浦口两个校区的中心花园、图书馆、主干道附近,与师生们朝夕相伴。”这些塑像落户南京大学校园,给南大学人以历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以下6张照片为即时拍摄。附报道
**********************************
南京大学再添名人雕像 老校长郭影秋塑像揭幕
新华网 (2003-09-28 09:22:30)
来源:南京大学
9月26日,南京大学举行老校长郭影秋青铜塑像揭幕仪式。党委书记韩星臣,常务副书记郭广银,常务副校长施建军,党委常委、党办主任陆振康,原江苏省副省长欧阳惠林,原校党委书记陆渝蓉等部分学校老领导,郭影秋校长的子女代表郭又陵,中科院院士魏荣爵、冯端、王德滋、王颖、苏定强和著名学者茅家琦,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部分调离南大的老领导老同志和郭影秋在宁的生前友好等出席了揭幕仪式。
郭影秋(1909-1985),江苏铜山县人。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1932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1935年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曾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1957至1963年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78年人大复校后任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
在南大任校长期间,郭影秋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提出“教学为主,科研突出”的口号,根据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和学校已有的基础,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组织专、兼职结合的科研队伍,“狠抓尖端,重点攻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号召南大人发扬坑道的“欀木”精神,并身体力行。
郭影秋塑像的创作者、南大雕塑研究所所长吴为山教授介绍,郭影秋塑像采用青铜所作,它的永恒、深沉、博大与雄浑,贴切地表现出郭影秋老校长在南大百年历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此前,南大校园里的名人雕像系列已有11尊,分别是李四光、竺可桢、陶行知、吴有训、茅以升、吴健雄、徐悲鸿、匡亚明、戴文赛、顾毓琇和杨振宁,他们都是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大师,在南京大学各个不同时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这12尊风格、形象、材质迥异的雕像构成了南大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罗静 徐宇江)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3-09/28/content_1104113.htm
********************************88
雕塑百年校魂 记南京大学百年校庆(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18日03:58 中国青年报
众多名人雕像挤满了吴为山的工作室。
5月8日,吴为山和工作人员在南大校园安放匡亚明像。
5月20日,是南京大学百年校庆。
初夏时节,在生意盎然的校园内,错落有致地安放了11尊南大历史上的名人雕塑。这些人中有陶行知、徐悲鸿、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吴健雄、匡亚明、戴文赛、吴有训、顾毓琇、杨振宁,成为南大百年庆典的一道风景。其中的9尊是南大雕塑艺术研究所吴为山教授的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吴已完成了200多尊中外杰出人物雕塑,从孔夫子到杨振宁,跨越了2500年。
一个世纪里,这里曾汇集了一大批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这些杰出人物,是南大精神的体现。40岁的吴为山教授说:“他们属于南大,属于祖国,更属于我们这个世界。我试图用我的雕塑去留住哲学家的思考,留住科学家的思维和教育家的思想,用人之魂去成就民族复兴,以表达我对百年南京大学的敬意。”
在塑杨振宁像时,著名雕塑家熊秉明建议他:“你要把杨振宁的数理雕进去!”雕像怎样能体现数理呢?
1997年第一次相识,吴为山和杨振宁便一见如故,以后一直有书信往来。“在杨振宁身上,既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对立,也能看到东西文化的相融。他读过四书五经,对中国的诗、哲学已形成了成熟的观点。后来到了美国,他不仅探求科学真理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以致从他的形象上,都可以找到这种印痕。”
杨的下颌呈一种几何状,客观、本然、大方,他的头发,一丝不乱,体现了科学家的严谨、理性。而他的微笑、一双永远瞪大的眼睛、一对天真的酒窝,也反映出追求人文最高理想境界的一个文化人的单纯品质。
吴为山为了更好地体现杨振宁,特意选用汉白玉,用简练和概括,趋于几何体来雕塑他。做泥塑时,杨振宁在旁边坐了两个多小时,一会儿微笑,一会儿严肃,一会儿沉思,甚至对吴为山说,你可以摸我的头,你可以感受。“他很懂得艺术家的心,也希望我能表现他纯真的那一面。”
完成这件作品后,吴便寄信给杨振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你用自己的学识自塑了一尊雕像……因此我想底座上还是只写‘杨振宁’三个字,不要任何后缀(头衔),且最好你自己来写。”
还有那正气堂堂为人师表的教育家陶行知,那有“世界核物理女皇”之称的吴健雄,那刚劲儒雅的地理学者李四光……吴为山几乎是用心作雕刻刀来完成的。著名老教育家匡亚明的夫人丁莹如教授看了雕塑后写道:“妙手留容,风骨再现!”
十几尊塑像安放在校园内,对今日大学生来说,既是文化传授,也是传统教育,年轻人从他们身上读懂做学问,读懂做人,读懂着一所百年大学的魂魄所在。摄影/写文本报记者柴继军通讯员方延明
http://news.sina.com.cn/e/2002-05-18/0358579112.html
*****************************
校报简讯】 第 802 期 2002-05-20
我校校园名人塑像揭幕
本报记者
本报讯 5月11日,我校在鼓楼校区隆重举行校园名人塑像揭幕仪式。给百年校史上的名人塑像,这是我校为百年校庆精心策划的一个亮点。据项目主持人吴为山教授介绍,名人雕像系列共确定创作11尊,除李四光和竺可桢外,还有陶行知、吴有训、茅以升、吴健雄、徐悲鸿、匡亚明、戴文赛、顾毓?和杨振宁。他们都是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大师,在南京大学各个不同时期作出过巨大贡献。这组雕像将被安置在我校鼓楼、浦口两个校区的中心花园、图书馆、主干道附近,与师生们朝夕相伴。
http://xiaobao.nju.edu.cn/showarticle.php?articleid=6491
************************
南航有个钱伟长班南大曾为他塑像
[发布时间:2010-07-31]
2005年与南大的故事———
如果不是叔父我可能就来南京上大学了
“钱教授去世真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大损失,当年为他塑像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昨日,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告诉记者。在吴为山的作品中,既有老子、辜鸿铭、黄宾虹、高二适、林散之等文化艺术名人,也有杨振宁、陈省身等科学界名人,而为钱伟长塑像则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钱伟长与吴为山结识在南大,据吴为山回忆,当时钱伟长先生参观了他的一尊尊名人雕像后,抚着雕像久久感慨:“这地方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却很‘深’”。2005年初,吴为山酝酿为钱伟长塑一尊铜像。在征得钱先生同意后,吴为山开始了创作过程。
“我先详细了解了钱先生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然后与钱老进行心的交流,抓住人物最传神的特点,当时条件不好,钱老是站着的,他非常配合,虽然已经90出头,但钱老还是站着帮我做模特,完成了泥塑的过程。”吴为山回忆道,后来在为著名学者陈省身塑像时,陈省身还开玩笑表示他脸上的痣要比钱伟长大。
几个月后,一尊高半米,青铜铸造的塑像正式完工。当年5月28日,南京大学举办了向钱伟长赠送塑像的仪式,专程到校参加赠像仪式的钱伟长先生为青铜塑像揭幕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钱先生面对铜像笑容可掬,连声说:“比我还像……”
在那次捐赠仪式后,钱老与南京大学的不少学子进行了交流。90多岁高龄的钱老谈起他年轻时候的求学经过依然如数家珍。“我原本可以来南京读书的,但因为叔父叫我去北京,所以与中央大学擦身而过。”当时,钱老遗憾地说。
钱老当年去上海参加了清华、交通、中央、武汉和浙江五所大学的招生考试。结果,钱老同时被这5所大学录取了。钱老选择了清华大学。在被记者问为什么选择清华大学时,钱老笑着说:“当时我的一个叔父在燕京大学当教授,是他叫我到北京去的,那个时候中央大学的教授是全国最多和最好的,但是我做小孩子的嘛,要听大人的话,所以我就去了北京。”
http://news.nju.edu.cn/show.php?id=16082
******************8888
南京大学有哪些名人啊?
骑马放猪 回答2008-08-15 17:14
近百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郭秉文、陈鹤琴、汤用彤、马寅初、李叔同、熊庆来、童第周、金善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严济慈、吴健雄、李国鼎、罗家伦、顾毓琇、李方训、吴宓、朱光亚、赵忠尧、赛珍珠、杨杏佛、吕叔湘、梁希、戴安邦、陈白尘、匡亚明、程千帆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http://wenwen.soso.com/z/q79433639.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