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调整心态足可返老还童 精选

已有 14690 次阅读 2015-1-7 07: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安慰剂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生理效应,一般在药物研究中总设法用对照控制,以排除对药物真实效果判断的干扰,其实安慰剂效应本身也可以作为治疗疾病,改善健康的方法,这方面有学者专门研究,并向控制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挑战。

许多人患病是自己吓唬自己的结果,许多人变老是自己暗示自己的原因,许多患者死亡是医生一句随意的语句,许多患者神奇康复或者就是无所谓使然,安慰剂的许许多多效应都值得重视,有效无害的安慰剂效应,真实不虚,应该作为最重要最可靠的医学方法。

12月下旬《纽约时报》中有一篇“What if Age Is Nothing but a Mind-set?”文章,故事中主要介绍了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的相关非主流研究,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1981年秋季的一天,新罕布什尔州一座经改建的修道院前,870多岁的老年男子走下面包车。他们步履蹒跚,其中一些人像关节炎患者一样弯腰驼背,还有2位拄着拐杖。

老式收音机里传来美国歌手佩里科莫的低声吟唱。黑白电视机上,美国娱乐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埃德沙利文正向嘉宾们表示欢迎,书架上的书和四下里散落的杂志。这一切都是为营造出20年前的生活场景设计和布置的。随后5天这些老人暂住这里,参与年轻心理学家埃伦兰格精心策划的一项“激进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让这些老年人感到重返20年前生活以唤醒他们年轻时的心理状态。

兰格是哈佛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心理学教授。受试者健康状况都相当不错,但衰老已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1981年还没有‘75岁是新的55岁’这样的概念。这些老人抵达实验地点前接受了灵巧性、握力、柔韧性、听觉和视觉、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等系列检查,是测试生理年龄的常用方法。兰格预测受试者结束5天大强度心理干预后,这些指标将大为改观。

兰格在此以前进行过2项类似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奖励激励下,处于记忆力减退早期阶段的养老院老人能在记忆力测试中获得更好成绩。说明许多老年人对外界漠然被错误认为是大脑退化。另一项已经属于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兰格将室内植物分发给2组老人。一组老人需要负责养活这些植物,允许自己选择作息安排。另一组老人被告知,工作人员照顾植物,个人对作息安排没有任何选择。18个月后,关怀植物并对作息时间表有决策权的一组老人仍然健在的数量是对照组的2倍。当时医学界相信一切疾病都是病原体引起,要恢复健康必须摆脱病原体,这些研究说明将心理和生理隔离的医学模式是荒唐的。她设想存在某种心理“触发”刺激能让患者的疾病自愈,或者说心理干预能治疗患者疾病。让这些老年男性进行的研究,就是为测试这个假说。

她要求老人不仅要对旧时光缅怀,要让自己穿越到过去并栖息其中,从心理层面尝试做回22年前的自己。她对老人们说,有充足理由相信,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就会觉得自己还是22年前的自己。从进门起,他们都被当做年轻人看待。如必须自己把行李搬上楼去,即使一次只拿一件衬衫。他们每天讨论着22年前的体育明星如威尔特张伯伦和时事,或评析刚看过的电影《桃色血案》,谈论这些50年代末的事件时使用现在时态。这些都是触发刺激的策略。

5天实验结束时,这些老人再度接受了检查。实验组在多项指标上远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是先期到达这所修道院,只鼓励他们回忆过去,不要求他们想象自己重返年轻时代。实验组老人身体柔韧性更强,手部更加灵巧,坐姿时腰背也挺得更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视力也有所改善,他们看上去更年轻。在等巴士返回剑桥时,这些之前很僵硬,仿佛一动就会咯吱作响的老骨头们,竟然自发组织了一场触身式橄榄球赛。

实验结果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听起来就像卢尔德传奇,卢尔德是法国南部小镇,相传人们可以在那里治愈一切疾病,因为这里的水是具有能治疗一切疾病的神奇效果,现在有人提出是因为这里的水中含有一定量氢气。兰格教授在她的著作《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用一个章节介绍了这项研究。

因这一研究太复杂,成本太高,兰格没有立刻重复这项实验。直到2010年,兰格被BBC聘为顾问,她用6位老年前名星当作实验对象重复了这一实验,并做成一档名为“年轻一代”的电视节目。6位明星被老式轿车送到1975年风格的乡间别墅,1周后他们重新露面,个个都青春焕发,效果和上次实验一样,检测指标也出现明显改善。有个坐着轮椅来的能拄着拐杖行走;一位连穿袜子都要别人帮忙实验结束前自己操办了告别晚宴,精神抖擞地忙进忙出;另外4人腰杆也挺得更直,看起来年轻多了,再次觉得自己仍然重要,更有价值。这档4集播出的节目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并引发人们对兰格研究的关注。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麦克莱恩医院精神病学家杰弗里雷迪格早就对兰格的研究有所耳闻,去年雷迪格等观看了这档节目,对这个节目中展示的效果表示震惊。雷迪格说,兰格是哈佛大学里真懂心理学的科学家,许多情况下,健康和疾病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心情,现有医学模式根本不理解这一点。

兰格出生于布朗克斯,在纽约大学学化学,本想进医学院,听了《心理学101》课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师从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学习心理学。在耶鲁大学读研究生时,一场扑克游戏给了她启迪,她写出有关讲究逻辑的人突发奇想的博士论文。兰格的结论是,聪明人也容易陷入对偶然事件的控制错觉,人类算不上高度理性的生物,认知偏见常将我们导向错误方向。兰格认为,人们养成了不假思索的习惯,使他们很容易被似是而非的理念误导。兰格认为,多数人不仅被自己的偏见带上歧途,还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极其漫不经心。当心不在焉时,人们很容易被偶然因素牵着走。她设立了多项研究,旨在揭示人们思路和行为很容易被细微的“触发刺激”操纵。

兰格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学会多留心,始终察觉身边可把握的选择,他们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改善自己的健康。兰格所说的达到专注状态的技巧,不同于东方式“正念禅修”,后者是对脑海中飘过的思想和感受达到不加评判的认知,兰格说的专注状态是留心身边时刻的细微变化,从早餐桌到对面配偶脸色的差异,到自己哮喘症状的改变。当积极主动注意这些变化,而非依赖按部就班的习惯时,就会觉得自己正在活着。而当觉得自己活着时,就能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健康。

兰格认为,增强个人福祉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各种各样的安慰剂。安慰剂不只是伪装药的糖丸,是对使用者没有危害,接受者相信有效,能产生可测量的生理变化的任何干预措施。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至今仍未获得很好解释。心理神经免疫学和精神内分泌学等领域,专门探讨心理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神经科学家试图确定仅凭期望就减轻疼痛或缓解帕金森氏病症状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传统的医学人员承认安慰剂效应客观存在,并在实验中考虑这些效应,但兰格走得更远。她认为,安慰剂效应是巨大的,许多情况下,安慰剂是产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她援引自己2009年在一家美发沙龙进行的研究为证。该研究灵感来源于过去3位科学家进行的研究,他们20年追踪调查了4000多名受试者,发现秃顶男性比非秃顶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这种关联的内在原因,但推测是雄激素对头皮和前列腺都有影响。兰格则提出另一种解释,脱发是衰老的暗示之一。秃顶男性可能过早觉得自己已经衰老,预期自己会更快衰老。这种预期导致产生加速衰老的效应。为探讨对衰老预期对健康的影响,兰格设计了一项研究。让研究助理们去接触来美发沙龙剪发、染发或者先剪后染的47名女性,记录下她们的血压。受试者做好发型后,各自对自己外貌观感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再次测量血压。在2010年发表于《心理科学透视》的论文中,他们报告称,那些认为自己在做好发型后显得更加年轻的受试者血压有所下降。

最近兰格和学生阿莉娅克拉姆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研究涉及84名酒店客房女服务员。她们大多报告称,自己在典型的一周工作期间缺乏锻炼机会。研究人员引导实验组的女服务员换一种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告诉她们打扫房间就是一种强度不小的锻炼,运动量不少于健康顾问的建议量。她们预期发生改变后,这些女服务员的体重相对于对照组有所减轻。

兰格已经撰写了200多篇研究论文,如今她继续以惊人速度发表大量论文。她的20多个学生和博士后正在进行近30项研究课题,这些实验都涉及操纵受试者的感知。

在一项研究中,受试者一觉醒来后受到蒙骗,让他们觉得自己睡得比实际时间更久或更短。兰格设想,无论他们的实际睡眠时间有多长,自己感觉的睡眠时间会影响他们的短期记忆和反应时间等指标。

在一项针对糖尿病的研究中,兰格想知道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是否能通过心理干预操纵,她的理论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会随受试者感知到的时间(而非实际时间)波动。实验证明情况正是这样。

兰格的感性有时与当代学术界的严谨格格不入。她在新罕布什尔州做过的“逆时针”研究,已在英国、荷兰和韩国“重复”了三次,但都不是在严格实验室条件下开展的,而是为制作电视节目而搞的活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经常发表文章揭露伪科学的詹姆斯科因称,当年那项可以说令兰格成名的研究(养老院老人与植物),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多少可信度,不满足现在的严谨标准,但科因承认,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工作,包括他自己的研究,都存在这种情况。

四年前,兰格在《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的安慰剂仍是某种健康触发刺激。研究者把两组受试者分别送入飞行模拟器,要求其中一组受试者设想自己是空军飞行员,让他们在操纵模拟飞行时穿着飞行服。另一组受试者则被告知,模拟器坏了,他们只需要假装操纵飞机。视力测试结果发现,飞行员组的检测结果比另一组高出40%。显然操纵心态可抵消假定生理局限。

去年春天,兰格和博士后研究员德博拉菲利普斯聊天时谈起了“逆时针”研究。这次她想要加大赌注,是否能够缩小肿瘤。她的灵感源泉显而易见,她29岁时,56岁的母亲因乳腺癌去世。菲利普斯提出,或许她们应当从被认为治愈希望较大的早期癌症着手,但兰格坚持研究一种死亡率较高、常见、传统西方医学束手无策的癌症。她最后选择了4期转移性乳腺癌,这是被医学界放弃治疗的范围。

研究招募三组患有4期乳腺癌、病情稳定且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妇女,每组24人。其中两组在墨西哥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度假胜地集合,接受兰格和她手下研究人员的监管。实验组将“穿越”回2003年,就是她们仍然身体健康,人生尚未被死亡阴影笼罩,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周。她们将被告知尽量做回当年的自己。度假区内部不会出现任何与当下有关的东西。生活区里摆放的将是世纪之交之时的杂志,还有《泰坦尼克号》和《谋杀绿脚趾》等电影DVD。圣米格尔德阿连德素以其附近具有神秘治愈能力的温泉而著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许多建筑看起来与几百年前一样。圣米格尔的另一组受试者将得到癌症病友的支持,但不会穿越回过去;第三组则不会受到任何研究干预。

“逆时针”实验一样,受试者在实验前后会接受相关指标检测,这次主要检测的是肿瘤大小和血液相关蛋白的水平,此外还有情绪、精力以及疼痛程度等。实验组还会像当年新罕布什尔州实验的参与者那样,携带一些帮助营造当年氛围的触发刺激,如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研究人员将鼓励这些妇女换一种方式思考自己的处境,力求摒弃她们之前在医疗系统接受治疗期间吸收的负面信息。兰格表示,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正如心态可以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它也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反安慰剂效应是更为积极的安慰剂效应的另一面。最糟糕的反安慰剂效应之一可能发生在患者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患病的消息时。诊断本身就是患者预期自己将会感受到的种种症状的触发刺激。

实验中将不会提到癌症“受害者”,或者与“慢性”疾病“战斗”。“当你使用‘战斗’这个词时,你已经承认了对手非常强大,”兰格表示。“而‘慢性’往往被理解为‘无法控制’——这不是可以让受试者知道的事情。”

每个受试者当然都希望自己好转,整个实验的设计都是为鼓励她们进入好转轨道。可以说这项研究是某种公开的安慰剂实验。

兰格一直相信,有可能让人们激发自己体内的积极效应,换句话说就是“决定”让自己好起来。去年秋天,她从反面对这个命题进行了测试:她招募了一批健康的受试者,并交给他们一个任务: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受试者们观看了人们咳嗽和打喷嚏的视频,周围放了很多纸巾,研究人员鼓励实验组像感冒时那样行为。结果发现,40%的实验组报告出现感冒症状,而对照组中仅有10%。这一结果令兰格大受鼓舞。分析检测受试者唾液中的IgA抗体水平结果发现,报告出现感冒症状的所有受试者IgA抗体水平都较高。

安慰剂效应可作用于免疫系统,但这项研究首次展示这种效应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安慰剂效应权威专家,意大利神经学家法布里齐奥贝内代蒂表示,免疫系统中的安慰剂反应可归因于无意识的经典条件反射。在贝内代蒂的实验中,植入受试者思维中的心理暗示直接引起生理反应,就像晚餐铃引发狗的唾液腺分泌一样。贝内代蒂指出:“尚无证据表明预期也能发挥作用。”兰格计划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唾液,看其中是否确实存在鼻病毒,而不只是偏高的IgA抗体水平。

公开安慰剂的潜在影响是十分诱人的。如果无需欺骗就能收到安慰剂的效果,困扰安慰剂研究的很多伦理问题将不复存在。在2010年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医学院教授特德·卡普特查克及其同事们给予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试验组患者标有“安慰剂”字样的安慰剂。与无治疗的对照组相比,他们的症状显著减轻了。兰格说:“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就是安慰剂。”

兰格的癌症研究在启动前必须得到三个人类受试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这三个机构一个位于墨西哥,一个位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一度也是其中之一,为兰格的研究招募受试者的肿瘤学家德布崔帕蒂直不久前一直是那里的医学教授。今年6月,南加州大学的委员会要求他们对所用的语言“稍加改进”后,该项目陷入停滞。因为实验的很多内容对这个世界是离谱的,委员会要求增加一份知情同意书,让受试者签字声明:他们知道该实验对他们没有任何已知的益处。这恰恰引入了一个反安慰剂效应!。

就像新罕布什尔州研究中的老人那样,兰格的圣米格尔研究中的癌症患者也将度过精彩纷呈的一周。这一次将开设美术课、烹饪课和写作课,帮助她们分散对自己病情的极度恐惧,重新投入生活。崔帕蒂表示,像身体现实那样,对晚期癌症的恐惧本身也可能削弱患者的能力。他说,有些患者表现出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目前已经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其他人的支持可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种支持能够改善患者健康前景的证据相对较少。

积极心理学在对付癌症方面的记录并不太好。詹姆斯科因和他的同事曾经对1093名晚期头颈癌患者进行长达九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最乐观的受试者也并不比最悲观者活得长。

兰格说,选择在圣米格尔进行新的“逆时针”研究,主要是因为该镇提供的优厚条件让她“无法拒绝”。一群当地商人深信将兰格的名字与圣米格尔联系在一起将很有价值,于是他们为兰格的实验安排了免费住宿。他们还鼓励她建设一座兰格正念研究所,既开展研究,又运营静思休养之地。从明年的某个时候开始,成年人将可以报名参加为期一周的“逆时针”付费体验,将和新罕布什尔州实验的受试者们一样,有机会享受某些返老还童的益处。

兰格说,她也正在与澳大利亚的一些保健和商业组织商谈建立第二家研究机构,该机构也将接受付费客户,他们将通过多种认知行为技巧和练习来学习变得更加专注。她已经在印度班加罗尔开设了一家正念研究所,那里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探讨正念能否阻止前列腺癌的扩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57132.html

上一篇:鲸鱼能活200岁的分子基础
下一篇:氯胺酮抗抑郁神药能减少自杀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42 刘立 李亚平 印大中 许培扬 刘全慧 王桂颖 徐晓 田青 杨金波 李土荣 张骥 文玉林 郑永军 霍彦波 唐凌峰 李健 侯沉 王春艳 惠小强 肖里 王亚非 朱豫才 彭思龙 禹荣明 丛远新 侯成亚 divingmed zhangling fumingxu gyhit Noble007 HLpope peosim tianflame2012 qzw luxiaobing12 biofans cloudyou nm Allanmu zguodong2006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