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利用氢气治疗疾病的其他技术7.4

已有 4485 次阅读 2014-3-25 09:05 |个人分类:氢气生物学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除上述三类摄取氢气的技术外,国际上氢气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采用另外一些非经典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使用比较少,但从理论上也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氢气的作用,故在这里一并列举。

一、局部利用氢气的技术

局部利用氢气的技术包括利用氢气滴眼液,该技术曾经被用于视网膜缺血的研究,通过反复滴眼,证明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尽管只有这一项研究,但该研究提示,使用氢气滴眼液对眼科疾病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氢气水皮肤涂抹和沐浴

由于氢气的扩散能力非常强,氢气沐浴可以作用经过皮肤摄取氢气的手段,有学者曾经结合饮用和局部涂抹氢气水治疗皮肤炎症损伤,大部分在一到二周内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除通过氢气溶液局部使用外,身体局部摄取气体的方法曾经用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如果将身体局部甚至大部分密闭在氢气环境中,依靠氢气的巨大扩散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使用氢气的方法。不过目前这种方法尚未见报道。

三、氢气注射

中山医科大学有学者对比腹腔注射氢气和氢气盐水对全脑缺血的治疗效果,由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低,直接注射氢气可以获得比同样体积液体60倍以上的氢气摄取量,因此从理论上这种注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氢气的利用率。注射氢气的缺点是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的气肿或感染,因此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研究。

四、诱导肠道细菌产生氢气

口服人体小肠不吸收的药物和食物,由于小肠不吸收,这些成分被运输到大肠,可以被大肠内细菌吸收,大肠内有许多可以产生氢气细菌,这些细菌利用这些能量物质制造大量氢气。有学者曾经证明,口服阿卡泼糖、变性淀粉、牛奶、姜黄素、乳果糖等可以促进体内氢气的产生。另外具有促进大肠细菌产生氢气的可能食物成分包括棉籽糖、乳糖、山梨糖醇、甘露醇、寡聚糖、可溶性纤维素等。诱导肠道细菌产生氢气的方式产生的氢气数量巨大,尽管有一部分氢气可以被另外一些细菌,如甲烷细菌利用掉,但仍有许多可以被大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被运输到其他器官发挥氢气治疗疾病的作用。这种手段已经有一些研究,但效果目前尚难以确定。

五、口服可以产生氢气的药物

金属镁曾经作为治疗胃炎的药物,其实口服金属镁粉,进入胃以后,金属镁在胃酸的作用下,迅速产生氢气,这种方法是否可以达到利用氢气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有人开发出一种所谓的负氢离子的产品,所谓负氢离子,是指氢气作为氧化剂和氧化某些金属或非金属的产物,例如氢化镁、氢化钙和氢化硅等,这些金属或非金属氢化物,具有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很容易和水发生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只要这种物质与水接触,会迅速发生反应并释放出大量氢气。因此,负氢离子的本质作用应该是氢气。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甲烷菌,而甲烷菌可利用氢气生产甲烷,即抑制细菌代谢氢气,从而间接增加肠道内氢气含量,因此,推测肠道中氢气含量的增加是这类药物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

六、电针和直流电

电针的本质是直流电,在使用电针时,机体组织会被电极电解,在电针的正极,会由于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水被电解会产生一定的氧气,而由于组织液的成分复杂,在电针的正极非常容易产生各种活性氧,因此在电针过程中,正极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氧化损伤。而在阴极,氢离子接受电子变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气被组织摄取。有研究证明,直流电或电针可以使组织内氢气的浓度升高。

电针疗法尽管是从中医理论出发开发出的现代中医治疗方法,许多人也开展了电针治疗疾病机制的研究。由于电针可以造成组织内氢气的浓度增加,不得不考虑氢气在电针治疗中的作用。许多研究证明,电针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这恰好是氢气被反复证明的生物学效应。如果能证明电针治疗疾病的作用是通过氢气实现的,不仅对氢气的研究有价值,而且对研究电针治疗疾病的机制也提供了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78962.html

上一篇:注射氢气生理盐水7.3
下一篇:人脸识别属于特异大脑功能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7 孙爱军 张南希 杨金波 秦勤娟 luofalai zhangling Alla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