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学术制高点 精选

已有 11745 次阅读 2012-10-17 13: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center, xml, 高端, 制高点

 

写完《气体医学杂志》的最近情况介绍,突然想起和一个老师讨论学术制高点的话题,根据这位前辈老师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解记录如下。

放眼世界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建立国际学术威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学术贡献大小永远是学术制高点内涵,但从战术上看,国际学术社会中,有许多涉及到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活动,是那些学术大师们必须十分重视的内容。在这些具有战术意义的活动中,尤其以专著、会议、学会和杂志最为重要。

   见有老师在留言中说,“在中国,学术专著是牛人的门客为牛人写的,学术会议是赚钱和赚名的,学术组织是社交场所,学术期刊是让作者受气的。”我首先说,象如上这些情况,也许可以给某些学者带来一些虚名,但缺乏学术贡献的虚假活动,最终会被学术同行识破并抛弃,最终并不能达到目的,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学术,最多是“类学术”。

    第一、专著

    学者历来大都重视著书立说,似乎现在的学术更注重学术论文,其实著书立说永远是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能写出专著和科普著作,本身也是学术贡献的重要体现,往往也能大大提高作者的学术影响周期。撰写学术专著是一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在学术发展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并不是通过学术论文形式,而上以学术专著,甚至是科普著作的形式发布的。例如《进化论》和《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名著,不仅是给作者建立了巨大的学术声誉,而且给作者带来某一个领域的重要影响力。因此,要希望自己的学术影响足够强,就应该积极写专著和科普著作。

     二、学术会议

召集国际学术会议自然说明主办者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所以要建立学术影响力,应积极争取组织学术会议,特别是国际学术会议。重要的是学术会议不能搞成过场和形式主义,更不能变成小团体和敛财的工具,一定要有学术内涵,给参与会议的人提供“高手过招”的机会,否则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学术声誉。学术会议的规模不一定要大,范围不一定广,最关键的是要把真正对某些学术问题感兴趣的国际顶级高手汇集起来。让大家能坐在一起探讨问题,让大家能提出一些设想,通过会议上的思想交流,对解决一些科学问题有足够的帮助和推动作用,这才是会议的根本任务。这样的学术会议不仅要求组织者的学术水平,也要组织者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   

   三、学术组织

    学术会议是一种短期学术交流模式,那么学术组织就是在学术会议基础上逐渐建立的长期交流模式。和学术会议类似,组织结构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国际这一领域的学者能组织到一起,并具有开放的模式,例如规定每年有新成员的加入,随时发布学术进展消息等。

     四、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学者奠定学术影响力的长效途径,要想在国际上建立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出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在国家层面,在当今学术期刊大发展的年代,一定要抓好时机,建立真正可以吸引国际高质量稿件的学术期刊,这是每个领域建立学术地位的长期战略问题。管理层和许多学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表现就是在学术期刊方面的投入和具体动作不够,总认为学术期刊是超级学者或编辑的工作,没有认识到,学术期刊更是许多普通学者自己份内的工作和任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23500.html

上一篇:气体医学研究广受关注
下一篇:科学还原论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44 曹聪 徐耀 吴锦宇 喻海良 印大中 张士宏 许培扬 张海霞 戴德昌 朱晓刚 赵军 武夷山 唐小卿 钱磊 韦玉程 王涛 苏力宏 张玉秀 严少华 郭宾 高绪仁 吕喆 吴旭峰 赵荣华 张业明 张文彪 麻庭光 孙彧 茹永新 赵斌 徐长庆 占礼葵 林中鹿 曹广福 余世锋 徐向田 zhangling hmaoi fansg zhouguanghui bridgeneer yunmu zhanghuatian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