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本人根据一篇关于甲烷生物学作用的综述,提出“甲烷:新的生物活性气体”的初步想法。但该想法并没有继续,也没有进行任何试验。最近CCM上的一篇文章证明呼吸少量甲烷可以治疗小肠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这里正好再谈谈关于思路交流的话题(明天将详细介绍该论文,敬请关注)。
思路交流应该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许多人认为,好不容易有一个好的想法,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更不能随便发表出来,要好好证明后在发表,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思路往往是非常多的,许多思路我们可能没有精力,或者没有很好地论证,只是停留在大脑中一个时期,将来有可能会遗忘,也可能会忽视其作用。为了避免思路的浪费,我一直认为,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对思路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哪怕是自己的思路被别人偷走,也比从自己的大脑中蒸发要强一些。现在有很多平台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例如有的杂志可以专门发表学说,其实质就是发表思路。最起码可以发表在网络上,给自己的思路留下个记号,将来如果别人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想法,也好有个佐证。至少自己的想法没有错,或者想法有错误,这都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回头说这个想法,我当时只是根据一些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一个设想,就连我自己也并没有对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有太的把握。因为如果自己对这个判断真的比较相信的话,当时就会有所行动。因此,这个思路当时仍是有缺陷和不全面的。
一流的学术会议应该是思路交流会。表面上,大多数学术会议是交流最新的进展和研究结果,但参加会议的人最感兴趣的是在学术会议上能了解到最新的想法。也许超级牛科学家不需要和别人交换思路,单纯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就能提出重大的理论和巧妙的思路。但这种人真的少见。大多数科学家,包括顶级科学家都是鼓励思路交流的。过去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思路和别人交流后,因为自己的条件限制,思路被别人抢先证明并发表,而且不在提及思路的最初来源。这样虽然是为人不齿,但这种现象也无法完全避免。如果真的担心思路泄露,当然可以选择沉默,拒绝交流。不过现实中那些不愿意暴露自己思路的人恰好是缺乏思路的,而那些乐于交流思路的往往经常有好点子。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许多思路本就是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而思路,特别是一些原始思路,又往往存在一定缺陷和不全面的内容,通过交流也很容易发现问题,这也正是完善思路的好办法。比较理想的是学术界一定要坚持尊重思路的来源。那怕是口头交流,也应该在自己的文章中注明出处,不能因为没有发表文章而忽视别人的贡献。但目前国际上流行不发表就死亡的潜规则确实不利于思路的交流。
一流的科学家提思想。在商业领域,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树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一流的科学家是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提出科学发展方向。例如著名物理学家薛定愕,不仅在量子力学有重大贡献,而且从物理学角度提出遗传物质的特性,给后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因此可以说一流的科学家提思想,二流科学家提思路,三流科学家做文章。好像这样说有贬低大部分科学家的嫌疑,但事实上大部分科学家只能从事证明别人思路和思想的科学工作。(我们现在科学上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缺乏一批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只能提出衍生思路的科学家无法引领中国科学占领国际科学最高殿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