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做事 欣赏 淡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f E-mail:zc2623@qq.com

博文

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

已有 4726 次阅读 2009-10-26 14:32 |个人分类:关于学者|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教师

摘 要:大学教师的成长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对于大学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知识分子的不同追求入手,探讨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对其成长的影响,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认为,大学教师的成长,在追求上完成的是一个从学者到大师的过程。学者是大学教师的初级追求,大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捍卫操守是大学教师从普通知识分子转化为学者的关键因素。名著创作是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转化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大学教师;角色意识;学者;大师;名著 
  
  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对于大学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潜在地影响大学教师的成长方向,能够为大学教师提供心理层面的归属感。如今,有关大学教师角色的研究,主要以大学教师的功能为源头,通过对大学教师的功能的解释,分解、引申出大学教师的角色,这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准确的方法。我们认为,由于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已经事实上得到普遍认可,从而对于其角色意识的探讨,可以通过分析知识分子的不同追求来进行。
  现代大学在最高层次上全心全意并毫无保留地致力于增进知识、研究问题(不管它们源自何方)和训练学生,[1]而具体实现这些目标的正是大学教师,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学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大学教师是一种职业称谓。从起源学上来说,定然是先有职业,后有职业称谓,大学教师亦不例外。而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教师,既不是指一种职业,也不是指一种称谓,而是指从事这一职业,冠以这一职业称谓的人群。大学教师,创造或传播知识并以此为目的,自然属于知识分子,但大学教师并不必然是学者,因为知识分子与学者是有区别的,在我们看来,学者是大学教师的初级追求。
  一、学者:大学教师的初级追求
  (一)学者
  学者是对部分知识分子的一种敬称,学者与知识分子的区别是明显的,知识分子注重人与知识的关系,而学者注重人与学问的关系,学问指什么?学问指系统的知识,已经有了学科化的倾向。学者一定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却不一定是学者,因为知识系统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认为,学者指有学问且做学问的人,有学问但不做学问的人,或没学问但做学问的人,都不能被称为学者。大学教师若想成为学者,不但要有学问且做学问,还要具有学者的一些操守。
  学者的操守,除却天成,大半与学问有关,一方面,学者的操守限制学问的品质,另一方面,学问的品质影响学者的操守;对于操守的理解,仅仅限于道德范畴,不符合其原义,更不符合词义的发展,操守,作为一个人平素的行为、品德,涉及的意义是广泛的,道德之外,更见精神。总得说来,学者是有修养的、谦逊的、认真的、严谨、沉静的、乐观的、开放的。
  学者的修养,既包括学问修养,又包括品德修养,学者的品德修养,会限制学问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有多高,学问有多高。真的学者,没有不谦逊的,任何领域的研究,做得愈深,学者愈能感觉到何谓一家之言,何谓学海无涯,珍惜一己之见的同时,倍加重视同行所得;再进一步,做学问深了,学者会发现,自己钻研的领域没有那么特别,没有那么重要,不仅个人,即使研究领域,也不过沧海一粟,珍爱自己领域的同时,会倍加尊重其它领域的研究。
  学者的认真,源于做学问的要求,求学问固然需要认真,做学问更需要认真,做学问,需要严肃对待,马虎不得,因为学问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任何领域的研究,无论研究对象如何的玄妙,研究者首先需要是认真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认真,就没有真的研究,也没有真的学问,学问与虚假是天敌,虚假在有关学问的任何一个阶段存在,都是极其危险的。
  学者的严谨,不同于认真,认真考虑的是态度,是求实,严谨考虑的是步骤,是求准;学者的认真,宛如立论,立论要真实有据,学者的严谨,宛如论证,论证要谨慎周密;只有严谨的学者,才能凡事认真,实事求是,也只有认真的学者,才能行事严谨,步步为营;学者的严谨,不分巨细,越是细微处,越是一丝不苟。
  学者的沉静,得于做学问,学问做久了,做深了,人自然会沉静;做学问的人,首先会变得安静,不再喧嚣,不再忙于事务,然后变得宁静,心气平和,不争一时长短,最后变得沉静,用心体会学问,体会自然的奥妙。学者因为做学问,会变得更加乐观,由于做学问的过程,柳暗花明的风景不断,绝处逢生的遭遇常有,希望一直在前面闪烁,从无死路一条。
  学者的开放,根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可穷尽,研究宛如登山,上了一峰,又见层峦叠嶂,学问是没有尽头的,也没有惟一的通道,真的学者,自然拥有开放的心态,能够坦然面对失败,面对新生事物,面对不同意见。
  虽然,不同的学问对学者的操守,会有不同的影响,文科学者的操守会有别于理科学者的操守,但对于真的学者,这种区别是非常渺小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学者的操守是维护学问的一道屏障,学问是有尊严的人类活动,人类学问破败的一天,也将是人类退步的一天,人类学问繁荣的一天,也将是人类进步的一天,因此,真的学者,只能是有操守的学者。
  (二)从大学教师到学者
  大学教师,从普通知识分子成长为学者,不仅涉及到有学问和做学问,而且涉及到形成学者操守的问题。知识分子一词,在来源上,与批判意识与社会良知有着密切的联系,[22也就是说,在最初阶段,知识分子就与个人的操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学者是社会分工专门化发展的表现,学者是在知识分子专门化基础上的更进一步,虽然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学者的称谓,都不是严格的职业称谓,但其专门化意义是存在的,其实,人类的许多职业及其称谓都经历着逐渐独立和清晰的过程,大学教师自身也是这样,从专门化到专业化的大学教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大学教师,从普通知识分子到学者的转化,既然是专门化发展的新阶段,那么这种转化就一定会首先发生于意识层面,形成大学教师的学者意识,这样看来,大学教师形成的学者意识,既是大学教师的自身追求,又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这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符合辩证规律。
  大学教师形成学者意识,只是大学教师初级追求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认识性的一步,要真正实现成为学者的追求,必需进行实践性的操作。首先,需要进行知识系统化,使知识成为学问。大学教师的知识系统化,表面上看,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师,并不自然和并不全部能够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并不自然,意味着需要大学教师自身的努力,并不全部,意味着有些大学教师的知识的确没有系统化。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出自于高等教育自身,正是高等教育自身只能培养出部分学者型大学教师,而大部分大学教师,还不能够成为学者,这种教育的轮回,造成了今天的大学教师,仍只能以成为学者为初级追求,而不是以学者为追求起点。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研究过程,对于大学教师来说,理论上说,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进行知识系统化的意愿,根源在于大学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学者角色意识。
  从大学教师到学者,知识系统化之后,关键就在于大学教师形成学者操守,如果说系统化知识属于硬性的过程,那么,形成学者操守就是软性的过程,具有更加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理想色彩。现实中,有许多大学教师之所以没有成为学者,问题不是出于硬性的过程,而是出于软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出于学者操守的不当或缺失。学者的操守,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与大学教师个人的道德状况、精神面貌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人文情怀、没有理想色彩的大学教师,能够关注和要求自己形成学者所应有的操守。任何追求都暗含着自由的基因,大学教师的最低追求一样如此,就从形成学者操守来说,只有大学教师本人才有能力和权利处理这一问题,其他人的期望永远是外在的、激励性的条件。
  从大学教师到学者,只是一种理念,是大学理念在大学教师群体中的一种折射,因为大学之理念从人类基本的求知意志中获取它开展教育活动的动力,而在大学生活里面,老师和学生仅仅被一个单纯的动机鞭策着:人类基本的求知欲望。[3]从而,从大学教师到学者,根本的动力在于知识系统化的求知欲望,也许正是这种求知欲望,促进了学者操守的形成,而大学教师外在的社会评价,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这也再一次说明了真正学者的出现,与大学教师所处环境的模糊性和无涉性,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例证明了这一点,优秀的大学学者的诞生与其所在的大学,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正是这一理念的作用,使大学教师的角色意识继续向前,使现实的追求继续向前,优秀的大学教师,绝不会停留在学者的位置,他们会把目光瞄准大师,至少在意识上是这样,因为大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
  二、大师:大学教师的最高追求
  (一)大师与名著
  大师本是对行业内卓越人物的尊称,我们认为,在任何行业,只有开山之人或转向之人才配称为大师。开山之人开辟的是崭新的领域,确立了一方天地,无论多少后继者,无论多么优秀的发展,都必须以此为起点,哪怕这发展是根本性的否定;转向之人不是一般的后继者,而是在继承的道路上进行了转向,使原有的行进有了新的视野,转向在原创上虽然不及开山,但却是必要的丰富和深刻。无论开山还是转向,都是一个行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只有开山,没有转向,如若不是时间不到,人力未显,大师未出,那只能说明开山原是败笔,这一行业,谁也称不上大师;若有转向,必有开山,否则,无物可转,转向之人能成大师,基础在开山之人脚下;事实上,大师的称谓具有延续性,开山之人若成大师,必有大师于后转向,转向之人若成大师,必有大师于前开山。因此,单独的大师是不可能的,至少有两人。大师的评定标准一直是个问题,但对于学者来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著作来衡量,能够写出名著的学者,堪称大师。
  人类的著作汗牛充栋,能称得上名著的数量很少,我们认为,只有原创作品,才能成为名著。因为,只有原创,才能探索新领域、领略新风光,实现人类的种种可能,撼动人的思维或心灵,这样的功力,非原创是永远不会具有的。大凡名著,思想性和艺术性共存,不同的只是比例。学术性名著多以深刻的主题立意,思想磅礴,立意卓越之余,行文同样高超;非学术性名著多以绝妙的行文达意,艺术浓厚,达意精绝的同时,主题同样深邃。单以立意或达意行世的名著是没有的,因为,没有艺术性的思想是早产的,看不懂的高深无法存活;没有思想性的艺术是短命的,读得懂的浅薄无人流传。
  名著是不朽的。名著是立言的一种,立言所以能同立德、立功并列,缘于其不朽。不朽就是超越时间,大凡名著都历久弥新,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价值,学术性名著,奠基或开创,后来的研究都无法绕行,都能从中汲取养分,找到支持或参证;非学术性名著,抚慰人心,展示人性,后来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启迪生活的延续,验证生命的意义。名著的不朽,造就了阅读人群的真正广泛,这种广泛,不是同时代的人群广泛所能比拟的,也许,某一著作可引起一个时段的广泛阅读,事实上,这种阅读是同质的,仅仅是量的变化,人数的增加根本没有时间的文化意义。名著阅读人群的广泛,更重要在于不同时代的人的阅读,不同时代的人代表着异质的文化,名著就是能够接受这种考验并被传下去的作品。
  名著是跨地域的。跨地域就是超越空间,严格地说,名著跨的地域是文化意义的地域。一本书能不能成为名著,不在于是多大地域的人阅读它、肯定它,而是看有多少种不同文化意义的地域的人阅读它、肯定它。不同文化地域的人代表着异样的眼光,名著就是能够接受这种审视并被传开来的作品。名著的跨地域,与不朽是融合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时空,造就了最为广泛的阅读人群,所谓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见,著作能否成为名著,同时代的人说了不算,同一个地方的人说了不算,是由历史说了算的,历史原本不只是个时间概念。跨越时空,是名著外显的特征,却不是其成为名著的原因。
  名著是撼动人心的,这是一本书成为名著的原因。人心原本是一个统一体,是爱智的统一体,成熟的人也就是爱智成熟的人。[4]名著通过其原创,以思想性、艺术性展示爱、智,撼动人心,所以古今中外对于哪些著作算是名著,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它们因为撼动了人心,所以超越了时空,成为了名著。这样看来,任一著作若能成为名著,至少应是原创的、思想的和艺术的,并超越时空。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能够撼动人心。
  (二)从学者到大师
  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的角色意识,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却有着浓厚的文化意义,符合大学的理念和精神。从学者到大师,实际上完成的是如何创作名著的问题,转化为实际,就是如何创作高质量著作的问题。对于大学教师的职业要求中,很少有理论明确指出对于大学教师的创作要求,因为大学教师的创作,已经超越了职业要求,是一种人生追求,这种人生追求下的创作绝对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创作。
  从学者到大师,注定要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根据著名的休谟法则,从应该没有必然的通道,但人的应该注定了要以为前提,[5]而大师所关注的、名著所反映的东西,无非应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或善的问题,甚者是真和善的融合美的问题。虽然学者所关注的,也无非真善美三大领域,但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关注触及伦理问题,也就是触及从应该的转化问题,正是这种关注的深刻性成就了大师,而这种关注没有我们所说的这样简单,它需要一种境界,需要一种深邃的思想,仔细考察过大师的人们都能感觉到,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自然,因为大师,从来就是自然形成的。
  出于知识分子领域的特殊性,大师的成长或验证,与名著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学习名著和创作名著式著作是实践最高追求的最好途径。名著,在名著阅读运动者眼里,为不同时代的对话——关于基本思想、根本性问题和人的心智方面的主要议题的对话名著的阅读和讨论吸引个体进入这种对话,而且因为其他对话的参与者是各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家,对于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使我们从参与先贤的对话中受益。6167大师,就是创作名著的各个时代最优秀的思想家,大学教师通过阅读名著,通过书面语言的对话从中获益。
  在赫钦斯眼里,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智慧。[657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实践者,是智慧最迫切的需要者,而大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分子,也正是大学教师努力追求达到的境界。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大师是自然的产物,不是强求而来的,但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作为最高追求的角色意志,还是应该具备的,大师的自然,强调的是杜绝功利心态,而不是提倡放任自流的发展,大学教师,即使已经成为优秀的学者,也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性绝对不是功利性,功利性是关于手段的斥责。
  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的追求,从名著的角度看,首先,要实现著作的原创性,没有原创,就提不出根本性的思想,就解决不了基本性的问题,对爱智统一的人,[794就不会有深刻的影响。其次,要实现著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追求看得懂的高明,[81展现磅礴之思想,浓厚之艺术,这样才能超载时空,得以流传。最后,要创作撼动人心的著作,只有能够触动人类本性,贯通人类情感或思维领域的著作,才有可能为人传阅,成为名著。
  对于大师的理解,我们之所以通过名著进行解读,完全是出于论证的考虑,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知识分子大师,并没有什么皇皇巨著,却思想卓绝,堪称大师。而当今时代,媒介发达,大师者必有大作,所以,对于大学教师来说,从名著入手解读大师,并不荒唐。至此,我们对于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的角色意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希望对大学教师的角色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2]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
3]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8.
4]刘庆昌.初论爱和智在教育中的统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8.
5]王海明. 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0-51.
6]赫钦斯著.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刘庆昌.教育者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94.
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发表于《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265196.html

上一篇:中国的二流学术期刊才有希望成为真正的一流
下一篇:多年未见的雪,我的泪
收藏 IP: .*| 热度|

3 曹广福 吉宗祥 tianli1973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