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分三六九等一样,学术期刊也分着等级,只不过因为依据的标准不同,有着截然不同的分类,就好像大学排行一样,公布出来的是一种,人们心目中的是另一种,尽管公布出来的也不尽然相同。学术期刊目前的等级划分,主要的标准是类似地缘优势一类的东西,比如北京的期刊就大多显然比北京之外的高一些,还有就是一些所谓的基地。这情形,就如同一些大城市的所谓名校博导,因为地缘原因掌握了某种资源,比如评博士点的权利,就似乎比别的普通大学的人高明一样,其实哪里是这回事,人有没有本事,和他在什么地方没关系,我们的毛主席当年不是一直住在窑洞里吗?
关于大学的事,相似性太重,从大学排行到学术期刊,再到博士点评审,一连串的可笑。按说教育界应该聪明人多一些,可是有些事办得蠢得还不如一头猪,你比如评博导因点而评,而不是因人而评,太蠢了,这样的评法就致使有博士点的地方,出现很多愚蠢的、不称职的博导,而许多没有博士点的地方,出现不少博导的博导。
如今的事,什么都得说钱,知识界也不例外,都别装、别假装不知道,考博需要花钱,谁花谁知道;发学术论文也需要花钱,同样,谁花谁知道。目前,人们所谓的一流学术期刊,大多与学校要求挂钩,如果不是学校要求,我相信,我估计大家也相信,许多所谓的一流学术期刊,会马上变成比废纸还垃圾的东西。在目前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各个学科的老先生们,因为总得有人撑门面嘛;一类是有资源的中青年骨干;余下一类就是肯花钱、准备上职称的人。这意味着,没资源的中青年骨干是发不了的,不肯花钱、不准备上职称的人是发不了的。这样的一流学术期刊不可能是真正的一流,因为老先生们只能代表过去,有资源的中青年骨干大都不如没资源的中青年骨干,花钱发的更不用说了,上了职称后,没有人会再“研究”。
于是,近几年,一些有志气的二流期刊,这个二流是所谓的二流,与所谓的一流评价标准一样,都极其不准确,与期刊内容无关。这些有志气期刊的编辑们,开始关注那些没资源的中青年骨干,和不肯花钱、不准备上职称的后生研究者。这些二流期刊,不会象一流期刊那样,至少五千元,动辄一万、或二万地收赞助费(这事是明的,都别假装不知道),他们开始关注论文本身的质量,也许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不能象一流期刊那样胡作非为,所以开始另辟蹊径,争得一席之地;也许他们一开始就有高远的目标,向丑恶的同行行为挑战;总之,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客观上起了好作用,而且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一流期刊。因为,期刊之所以成为真正的一流,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刊载的论文是真正的一流,也就说他们所选择的作者是真正的一流,因为真正一流的作者绝对不会花钱去发论文,别此,再无解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264104.html
上一篇:
当垃圾满天飞的时候下一篇:
大学教师:从学者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