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闲话交叉学科 精选

已有 11030 次阅读 2013-6-5 15:53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因为写过一篇《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有风险》,《科学新闻》要我回答他们几个问题,草拟了一份答案,不知是否能让他们满意?

   按照惯例,采访稿一律先发在博客,一来博文属于非正式发表,不算重复,二来可以优先看看诸位反应,三来可以与正式见刊的文章做个比较。谅《科学新闻》的记者MM不会怪罪:)

--------------------------------------------------------------

1、您曾经在《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有风险》一文中对身边很多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窘境表示了担心。现在4年过去,交叉学科的研究者们是否还依然面临这样的困境?


我对于交叉学科知之不多,不过是根据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有感而发。交叉学科是个大课题,远不是我这个非交叉学科人士能谈得清楚的。学科的交叉是一种趋势,很多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都源于学科的交叉。物理与化学的交叉产生了物理化学与化学物理,生物与化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化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常有交叉,例如纳什的均衡理论实际上是数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不过,中国的学科交叉任重道远,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看到前景的交叉学科境况不那么乐观。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可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给处于探索阶段的交叉学科一个恰当的生存空间。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既有基金资助原则方面的问题,也有研究人员自身的问题。

我们的基金资助原则常常要求研究方案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还需要一定的研究积累。然而,如果一项研究已经看到了预期的成果,那不是这项研究偏于肤浅,就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与积累,何谈原创性?可如果评审人与资助单位看不到预期的成果,又怎么敢同意给你资助?失败了怎么办?谁能保证你不是在忽悠?我想,这也许是基金管理部门在一些交叉学科问题上进退两难的根源。

不排除一种现象,有些所谓的从事交叉学科的人大有左右逢源的嫌疑,例如,我曾经听说一位搞交叉学科的人物号称对数学、物理、化学无一不精,可有一次评审人读到他的一篇文章,发现连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没搞清楚。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交叉学科专家并没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是改行从政去了,专家身份不过成了他从政的资本。交叉科学对研究者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他对于相关的学科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其中的某一门学科有非常深厚的修养与功底,而不是万金油式的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那样只会是忽悠世人,不可能真正取得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当然,指望研究人员在相关的每个学科都有很深的功夫有点强人所难,实际上也没必要,Hauptman一生只教过大学一年级的普通化学,但他却因为利用傅里叶分析解决了晶体中一个重要问题并创立了晶体几何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交叉学科专家未必是所涉及学科每个领域的通才,但至少应该在某个领域达到前沿的水平,否则很难让人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取得预期的成果。

国家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各级政府对此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交叉学科获得各级各类的资助也越来越多,我们单位一位搞地理数学的老师已经连续几届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们学院还获得了省里的数学与交叉中心重点实验室,这对于我们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压力。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数学走出研究室与实验室,走向社会?我们的信息安全、密码学、生物数学、金融风险、经济控制等都属于交叉学科,学校与政府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研究条件,问题在于我们最终能做出什么?我曾经在数学与交叉中心实验室挂牌仪式上对与会的兄弟院校的老师们说:数学与交叉中心是广东省第一个数学类重点实验室,我们能否取得成功将决定了今后能否产生更多的数学类重点实验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成功也是你们的成功,所以希望大家鼎力支持。个人觉得,交叉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就看我们的研究人员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一展宏图。


2、可否具体谈谈在基金申报的过程中,交叉学科研究者的无奈?


我也评审过一些交叉性的研究项目,例如量子理论中涉及很多数学问题,最近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都有不少这类项目,我还评审过一些与控制论有关的交叉项目。就基金申报而言,与一般项目的申报并无太大区别,个人觉得,说不上有特别的无奈之处。只要你将研究的依据、意义及拟解决问题的关键写清楚了,还是能得到评审人的认同的。评审人自身也是研究者,大家都在不断进步,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相信,专家们没有歧视交叉学科的主观故意,如果你的研究确有可取之处,绝大多数的专家是能够慧眼识玉的。如果说基金申报者有什么无奈,也许是申报书一旦落入外行或不负责任的评审人手中,评审人往往不敢妄加褒贬,或淡淡评之,或一拒了之,这样可能会让你的项目在会评中失去优势。

项目申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许是拉大旗作虎皮,有些牛人多年不做工作,但因为牛,所以在一些大型项目中理所当然成了带头人。名人效应倒也可以理解,问题是如果最终演变成底层的研究人员付出辛苦,牛人享受成果与利益,这对于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显然是不利的。我刚写过一篇博文:《你还有激情吗?》,激情来自于兴趣与好奇心,然而大家毕竟都是俗人,激情很可能会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浇灭。


3、自您看来,导致学科分类与评价体系存在真空地带的原因是什么?


学科是在不断发展的,新的学科不断产生,但在一门学科产生伊始或发展中,需要一个培育与获得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被认可的过程中遭遇质疑在所难免。众所周知,在柯尔莫戈洛夫为概率论奠定了严格的数学基础之前,概率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交叉学科遭遇概率论当初的窘境一点也不奇怪,学科分类与评价体系相对于学科的发展可能会滞后一些,所以存在一些真空地带也就不足为奇了。


4要给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一个生存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专业设置作适当调整。在您看来,应如何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有利于改善交叉学科的困境?


   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分类中,常常有一个分类:其它,学科分类何不效仿一下?例如可以设一个:交叉学科或者其它之类。目前一些交叉学科大多是打擦边球,在基金申请中,以数学为主的交叉类研究往往在数理学部申报,以信息为主的交叉学科则在信息科学部申报。我们有一个搞地理数学的老师一直在地理学部申请项目,还有些搞信息科学的老师在信息科学部申请项目。就目前而言,擦边球恐怕是绝大多数交叉学科研究者行之有效的手段,似乎有关部门并没有拒绝这类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96819.html

上一篇:你还有激情吗?
下一篇:相煎何太急?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48 许培扬 王锟 吕喆 陈冬生 孟浩 刘小鹏 武夷山 李宇斌 鲍海飞 陆俊茜 刘立 陈小润 徐晓 文克玲 李学宽 庄世宇 杨正瓴 钟炳 韦玉程 李斌 王善勇 李天成 李毅伟 田云川 戴德昌 谢蜀生 程智 郭文姣 蒋永华 苏金亚 吴明火 鲍得海 苏德辰 张玉秀 赵甫荣 毛培宏 黄富强 董焱章 杨月琴 邹丽嫦 xuyiganghz yunmu ddsers tuner tsunami123 EroControl pupilsci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