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曾经用一种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杰出:那就是在阅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之后,是否留下阅读后遗症。如果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一部导演的作品是否杰出,诺兰的这部新片《盗梦空间》绝对当之无愧。从周末看完电影后,就不断地在脑海中回放、拼凑、想象、演绎、琢磨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句关键台词,每个道具背后的深意和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一部融合了科幻、悬疑、爱情、伦理、动作,汇聚了当今好莱坞老、中、青一线明星的大制作影片,观众观影后津津乐道的却不是动作场面有多火爆,爱情戏码有多销魂,伦理桥段有多纠结,也不是细数看到了多少张明星脸,而是乐此不疲地讨论影片中的数学逻辑、哲学命题和心理学意味,在大陆能公映的影片中,那真的是绝无仅有而弥足珍贵的。
《盗梦空间》的情节并不复杂,盗梦者(Chief)柯布和同事阿瑟在一次针对日本能源大享齐藤的盗梦行动中失败,反被齐藤利用,威逼利诱因遭通缉而流亡海外的柯布帮他在竞争对手公司的年轻继承人费舍尔潜意识中植入拆分家族公司的念头。柯布开始招兵买马,找到了年轻的年境设计师(Architect)艾里阿德妮,梦境替身(Forger)艾姆斯,药剂师(Chemist)Yusef联手对费舍展开Inception。
一个看似科幻和商业化的故事,却藏着历代哲学家们都扣问的命题:那就是什么是我?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意识和行为的关系等等。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显然在诺兰看来人的思想决定人的存在,决定人的行为。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情节便是柯布的妻子梅,因被柯布实施Inception后认为周遭的现实只是梦境,选择从酒店窗口纵身跳下,以死亡来从梦境中解脱,重回现实。尽管思想依附于肉体存在,但思想却可以决定肉体的存在或是毁灭。如果把Inception看作某种精神的洗脑,某种主义的植入,便不难解释恐怖主义、极权统治下的集体人性泯灭和种种残忍而荒诞的行为,因为人们只是把梦境当作了现实,把现实当作了梦境。诺兰看来控制了人的思想,就能控制人的行为,进而控制整个社会。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思想,当不同人的思想被同化时,人就毁灭了,尽管肉体形式的人还存在着,但最终会走向毁灭。
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而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决定人的意识,但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不是改变。显然诺兰应是康德的粉丝,片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艾姆斯在费舍的一层梦中假扮成家臣皮特叔叔来套他的话,而第二层梦中(也就是梦中梦),费舍遇到皮特,盗梦团队里众人静观皮特的表现,因为梦中皮特的表现显示的是费舍潜意识中对此人的认知。也就是说当你潜意识中认为某人应该是小人、叛徒时,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你视为他是小人、叛徒的证据。说到底,人眼中的现实世界是绝对主观的,是黑格尔的所谓“绝对精神”的体现。世间无数的争斗、受伤、分离均源自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其实现实并没有对错是非,并无关乎美满与残缺,最终作祟的还是人的认知,现实世界只是达不到人们认知的期望而矣。
Inception后遗症的一大症状便是会自问,究竟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一个逼真的梦境中呢。影片结尾时,柯布终于回到他魂牵梦萦的家中,屋外阳光灿烂、碧草盈盈,一双小儿女回眸微笑,他张开双臂迎了过去。境头切到桌上飞快旋转的陀螺,嘎然而止,影片就此结束,陀螺原属于梅,而梅死后则成了柯布的图腾,每个盗梦者都有专属的图腾,以区分究竟是身处现实还是梦境,陀螺不停代表仍在梦中。诺兰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这梦一般美好的景像是梦境,还是现实,没有人有答案。实际上,何必再较真于结果,如果广义的梦可以涵盖一切主观想象所营的环境,那么就无所谓现实或是梦境,因为只要你活着,你就在不断地动用主观想象去营造环境。梦境会变成现实,现实只是逼真的梦境。尽管这有些虚无主义的色彩,但我还是坚持这一观点。
看完影片除了对诺兰自编自导,那无与伦比的创造无比臣服之外,心里还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看完《盗梦空间》后基本上可以省下不少票钱了,因为不管是吴宇森的《剑雨》,还是徐克的《通天帝国》估计都无法带来如此充实而丰富的观影体验。忧的是中国导演何时才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而不是总拍些语焉不详的武侠片,恶俗人不偿命的搞笑片,肉麻矫情的青春爱情片,华丽空洞的剧情片,总把中国的观众当低能。故事,一个好的故事,一个经得起推敲,一个能表现现实,能打动人心,能引人反思内省的故事才是电影的灵魂所在,而如今的中国电影却大部份处于灵魂出窍的状态。
好久没有在博客上写那么一大车的字,难道这也是Inception后遗症吧,如果是的话,准备再去影院看几遍Inception,让后遗症久久不要全癒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