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戴教授的困惑需要时间来回答 精选

已有 7907 次阅读 2012-2-1 14:50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授

 

赵明《一位教授的困惑

戴教授的困惑是:前苏联搞了70年的社会主义,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空间站,产生了一批优秀艺术作品、一批诺奖获得者。而我们也搞了六七十年了,什么都没弄出来,都是模仿。如果人种不行,为什么美国华人得了那么多诺奖?如果制度不好,为什么苏联能取得那么大的科学成就?

 

我个人的看法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物质的、文化的、体制的、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的因素都有,很难用一个单一原因来解答。如假以时日,中国能尽可能克服种种局限,一定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

 

随手可举若干个单一理由:

 

十八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漠对于中国的评价:“没有人敢于抵制流行看法的洪流,后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对祖宗制定、世代相传、大家公认的成规提出异议,这似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理由,能说明为什么在这个巨大帝国里科学的进步如此缓慢。”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师昌绪说“创新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研究,但是当前环境不利于基础研究,因为主管部门要求科研单位有具体目标。基础研究是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根本无法预先制定目标。他(主管部门)老在检查你有了什么结果,有了目标的基础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搞好基础研究需要国家体制的改变”。 黄庆转载《师昌绪院士:科研能否成功 70%看情商

 

我个人认为:科技政策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目标性太强,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可以这样讲,创新却很难说,因为创新并不一定预先清楚那儿“所为有所果”。此政策导向还可能使经费和重心更倾向于应用技术跟踪,而不是基础科学研究。

 

 

另外,有论者提到我国解放后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是这一问题之原因。见戴德昌《戴教授的困惑之答案:文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533330.html

上一篇:遥感的一个意外用途
下一篇:两种Self-Motivated研究生
收藏 IP: 218.107.18.*| 热度|

32 刘全慧 谢鑫 曹聪 刘立 吕喆 钟炳 鲍海飞 吴锦宇 曹建军 徐耀 逄焕东 戴德昌 毛克彪 李毅伟 王修慧 王涛 刘丽华 许浚远 李永丹 丛远新 徐长庆 牛登科 赫英 戴世强 孙庆丰 吉宗祥 张文增 蒋继平 孙永昌 汪梦雅 htli lizaiyuan0609

发表评论 评论 (8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