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一九八三年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站工作会议》记事

已有 3644 次阅读 2016-2-16 09:38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科院, 生态系统, 定位站

 

1983年3月23-27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站工作会议》。参会代表57人,其中有:《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的杨含熙,生物学部的宋振能、张经纬、韩存志,动物所的马世骏、朱靖、陈永林、李世纯、贺一平,植物所的王献溥、姜恕、陈佐忠、杜占池,地理所的黄秉维、张荣祖、邱宝剑,综考会的赵献英、韩进轩,南京土壤所的蔡蔚祺,华南植物所的何绍颐、余作岳,西北高原生物所的夏武平、皮南林、郑生武、周新民、王德须,沈阳林业土壤所的程伯荣、赵大昌、徐振邦、崔启武、雷丙恒、许光辉,新疆生物土壤所的张鹤年,昆明分院生态室的马德三、游承侠,中国林科院的吴中伦,内蒙古大学的李博、刘钟龄、杨持、杨在中、郝敦元、陈敏,内蒙古农牧学院的李绍良,内蒙古林学院的穆天民,东北师大的朱廷成,吉林师大的张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昭那斯图、朝克巴图、乌力吉、苏德那木,吉林省的李真宪、夏景岐、杨野、郑桂枝等。

中科院学部委员、生态学会理事长、动物所所长、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致开幕辞。接着,交流建站经验和研究工作。发言的依次有:长白山森林站徐振邦、内蒙古草原站姜恕、青海海北站夏武平、长白山森林站李世纯(长白山的鸟类和鼠类)、云南哀牢山森林站马先生、内蒙古草原站周庆强(草原鼠类群落结构)、青海海北草甸站郑生武(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而后,围绕如何发展与搞好定位研究工作进行讨论。发言者及其发言要点如下:

中科院学部委员、地理所所长、地理学家黄秉维:生态实验工作是很困难的工作。在五十年代就想搞,赵九章对我说,要准备走十年的路。以前搞水热平衡,仪器是苏联的,没有仪器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就走弯路,得不到结果,而考察一下就可以写报告。国外搞集体的工作很困难,综合主要是靠开会,统一起来是偶然的。我们要在工作过程中统一起来。但问题是仪器困难很大,误差大。但这是个方向,否则无法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真正关系。测定光合作用困难较大,但可以搞;国外1968年开始搞,与刈割法可以相吻合。从书上看,能解决问题,但一搞问题很多,主要是仪器问题。仪器一坏,一年就完了,拿不出论文,风言风语。国内仪器不好用,费了时间,费了钱。我们做这个工作,首先要准备失败。科学家要不怕困难,要吃点亏。地理学走上实验的道路是必须的。国外有的项目,自己搞不完儿子接着搞,孙子继续接着搞,才出成果。要多少有点牺牲精神。同时,领导部门要知道这个情况,给以照顾。治沙队一成立就建了7个站,但没有坚持。一定要坚持,要搞一些与生产联系的工作。

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森林生态学家吴中伦:要点面结合,点要深,面要广,要根据生产中的问题做些工作。

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综考会研究员兼《MAB》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森林生态学家阳含熙: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从已知到未知,已知包括全世界的已知。结合生产很困难,但一定要搞生产问题,与生产部门结合起来搞,他们有长处。我国研究生态系统有基础,物种、基因库保存得较好。写文章要老老实实,到处访问就写文章,恐怕不是科学论文。不要弄些名词大家弄不懂,如大农业、小农业,农业不能单打一。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所长、动物生态学家夏武平:一定要有经济社会科学人员参加生态系统的工作,即要搞“人民币”流。不解决经济问题,生态问题搞不下去,所以要搞经济生态。

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刘震乙:草原经济价值往往通过家畜才能显示出来。农业本身就包括畜牧业,有的国家畜牧业占比重很大。不同意分大农业和小农业,同意杨先生的意见。

内蒙古大学地植物学教研室主任、植物生态学家李博:对规划提几点意见:(1)目的要提得更明显,更具体;(2)要把各级(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水平分清楚;(3)仪器装置很成问题,有待提高,否则数据测得不准;(4)在草原上种草成功,但能维持多久值得研究。

北京大学生态学家陈昌笃:苏联有300个定位站,不间断地搞,靠政府的力量维持。美国搞定位站,各专业分别搞,没有综合起来。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生态学家王献溥:(1)一是领导要明确要支持,二是研究者要坚持,只要积累就有东西;(2)每个站要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搞好协调;(3)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参加进去,搞些仪器;(4)理论要联系实践。

接下来,分站讨论报告与规划。内蒙古草原站在讨论时,李博、刘钟龄、昭那斯图、姜恕等先后发言。

最后,马士骏作大会总结报告:(1)生态系统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力;理论与应用研究要同时考虑,分清情况进行安排。应用研究成果要尽快推广到生产中去;(2)为多学科联合作战,所以要有健全的领导班子,行政组织要健全;(3)要有系统的思想,各学科要协调,要长期坚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长期与近期、室外与室内要结合;(4)在“六五”拿出成果,为生态系统研究奠定基础;(5)提出本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各课题的研究进程,试行课题负责制;(6)密切与地方部门的协商。

期间,参观了中科院野外考察装备展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64-956439.html

上一篇:《上海国际光合作用调控与效率问题学术讨论会》记事
下一篇: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工作及学术交流年会记事(上)
收藏 IP: 123.116.3.*| 热度|

4 王德华 王进欣 朱朝东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