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草结缘度平生
---我的科研生涯
我高中就读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一中学。1959年初,学校依学生爱好,自由选择,分成了理工班、文史班和农医班。尽管我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但在学习上更偏爱数理化,倾心于建筑,所以选择了理工班。
不曾想,高考复习阶段,我得了一场大病,卧床全休月余。原本学习平平的我,又因未能好好复习,所以高考成绩不佳。此前,学校宣布,可以填写13个高考志愿。区内几所高校来人,各自介绍本校情况。当内蒙古农牧学院介绍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时,我脑海中产生了一种置身茫茫草原,骑马驰骋、心旷神怡的快感。以至于,鬼使神差地在12个理工类志愿之后,填写了一个农医类的草原专业。
万万没有想到,因即兴好玩的一念之差,却变成了现实,被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草原专业录取。进校之初,我与同宿舍的班长巴士杰等,闹专业思想,消极怠学。针对这种情况,系里召开大会和小型座谈会,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印象较深的是,时任党总支书记许令妊老师的讲话。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循循善诱,从我国草原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讲到草原生产的现状及草原科学研究的前途,再讲到草原专业的人才缺乏……。我开始认真读书,期末考试成绩全优,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认可,自己内心颇感欣慰,退学的念头渐渐打消。自此,学习草,亲近草,研究草,与草结缘。
1961年夏,首次到草原实习,地点是乌兰察布盟,为荒漠化草原。1962年夏,第二次实习,地点是锡林郭勒盟,为典型草原。
1963年4-7月,我在许令妊老师指导下,经过数月实验研究,撰写出了毕业论文:《紫苜蓿储藏营养物质的动态》。这是我科研生涯的开始。
1963年8月,我被分配到了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农林牧资源研究室植物草场组,从事草地资源研究。室主任是黄自立,组长为廖国藩。当时,对我国草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仅局限于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南方草地资源文献极少,就连草地类型及其产草量的资料也甚为罕见。恰在此时,国家制定了《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综合考察工作由边疆向内地转移。于是,1964年成立了中科院西南地区综合科考队。我被分配到了该队的贵州分队植被草场组,分队长为张同铸、张长胜、黄荣金、李俊德,组长先后为赵儒林和黄威廉。我承担草场资源考察研究任务。通过5个多月的考察和总结,写出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草场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和《贵州省铜仁专区草场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二篇报告。就其内容而言,尚囿于草场类型、牧草营养成分和产草量等研究。
1965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西南队刚刚组建的川滇接壤分队植被草场组。分队长为程鸿、李龙云、孙鸿烈,组长为何妙光、李琼华。我继续负责草场资源的考察研究。经过近10个月的考察研究,编制了内容包括分县(市)、分类型、分等级的草场面积及其载畜量的《川滇接壤地区天然草场资源统计表》,写出了题为《川滇接壤地区天然草场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利用》的考察报告。这是我国对南方草地资源进行数量和质量综合评价的首次尝试。为适应“三线”建设的需要,1966年初,西南队对该分队重组,改名为渡口分队,分队长为孙鸿烈。我参加以李辑光为组长的畜牧草场组,继续从事草场资源的考察研究。正当这项工作步步深入之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南方草场资源考察就此中断。
从1966年6月到1978年12月,十二年间,一波三折,阴差阳错,随波逐流。1967-1970年,我在综考会参加中科院紫胶队,从事紫胶虫寄主植物资源考察。1972年综考会被撤销,1973年调到植物所。1974-1978年,从事农田生态学研究。此间,远离草地,亲近农作与林木。
1978年,中科院陆地生态系统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决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建立中科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结合草原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其后,中科院植物所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主任侯学煜先生决定,我们以姜恕为组长的农田生态组转而成为草原生态组。周而复始,又回归到了我的草原本行。但研究内容已不是草地资源评价,而是草原群落的物质生产过程。从1979年开始,我在以姜恕任站长的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先后参加和主持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直到2001年退休。我与姜恕、杨宗贵、盛修武、戚秋慧,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率先在草原地区建立了植物光合生态实验室和光合测定车,填补了我国草原科学在光合生态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草原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经研究,发现在我国草原地区自然光照下,有的C3草原植物种没有光饱和点,为C3植物的光饱和点理论做了重要补充;从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证实了羊草存在着不同的土壤生态型;提出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系数,丰富了光合与生态因子关系定量分析表达的方式;深入论述了典型草原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及光合午间降低的内因和外因。特别是对羊草光合生态特性,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包括:光合速率与光照、大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生态因子的关系;灌水、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刈割、大气二氧化碳倍增等人为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暗呼吸速率与温度、土壤水分的关系;明呼吸速率与光强、温度、土壤水分的关系;光合速率随叶龄的变化,以及不同土壤生态型羊草的光-光合特性及光合、蒸腾、气孔传阻力的日进程;羊草和大针茅等群落光合-呼吸日进程及其季节动态。共发表论文约80篇,其中我与杨宗贵,陆续在《植物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3篇。其中,《羊草光合生态特性的研究》(植物学报,1983),为我国首篇草原植物光合生态学术论文。此外,为适应草原生态科学研究的需要,编纂出版了以姜恕为主编的我国首部《草地生态研究方法》(农业出版社,1988),我承担其中《草原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的测定》一章的编写。1992年,我与姜先生将这项研究成果汇总,写出题为《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及其群落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报奖材料,获中科院1993年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7年,我调回了恢复之后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先后为沈长江和韩裕丰。1989年,撤销生物资源室,成立草地资源与畜牧生态研究室,主任先后为黄文秀和樊江文;1998年,该室并入资源生态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为谢高地。
自1987年,至2001年退休,我除继续在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站从事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如下8项研究工作。
1987-1988年,参加中科院西南地区资源开发考察队野外考察,队长为李文华、章铭陶、郭来喜、吴积善、韩裕丰等,研究项目为《西南地区国土资源综合考察和发展战略研究》。我参与其中的《畜牧业基地建设》课题,从事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长为黄文秀、田效文。我先后参加了云南与四川二省的考察。之后,参与了黄文秀主编的《西南地区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科学出版社,1991)的编写。
1988年,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宁南县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其中,章铭陶、刘厚培承担《四川省宁南县农村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和开发研究》课题。我参与其中,负责饲草饲料资源研究。之后,编写的《四川省宁南县农村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农业出版社,1991),收入了我撰写的《宁南的饲草饲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文。
1989年,参加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承担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为:章铭陶、韩裕丰、谭福安。我参与“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工草地的建设条件、规模、措施及其效益”的研究。实地考察了达孜、曲水、堆龙德庆三县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岂料飞来意外之灾,突发感冒,诊断为急性高原适应不全。自感无法前往海拔更高的藏北考察。于是,返回北京。途中,感叹万千,想起1988年受中科院副院长兼综考会主任孙鸿烈的委托,我与张谊光起草《西藏高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申请书》,计划在西藏建站,而后参加西藏高原定位研究的往事,不禁五味翻滚,心灰意冷。
1992-1995年,参加了黄文秀、刘玉红、张家盛主持,名称为《北亚热带中高山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试区》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我与钟华平承担《人工草地群落结构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与光能利用研究》课题。在位于四川省巫溪县的中科院南方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研究了红三叶、鸭茅人工草地无机环境、生产者与分解者所构成的生态系统。这是我国全面研究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之始。研究对象为红三叶、鸭茅人工草地无机环境、生产者与分解者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研究内容包括: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及其含量、积累量、积累速率和生物吸收能力的动态;不同利用期、施肥对营养元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种群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元素的释放动态;群落外貌、初级产物积累量和同化器官结构的动态特征;光能、热量和降水量等气候因子的利用效率动态等。在《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草地学报》、《草业学报》、《中国草地》、《草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论文23篇。其中,《红三叶人工草地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植物生态学报,1998)是我国人工草地此类研究的首篇论文。
1993年,对自己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填写了研究员申报表。考核报告题目为:《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11月,顺利通过评审,晋升为研究员。
1997-1999年,参加蒋世逵负责的中科院“九五”重点项目《中国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评价》,我承担其中的《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在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我率先用以代谢能和可消化蛋白为主的能量-营养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国不同自然区域的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以及各类人工牧地,进行了包括生产能力和营养价值在内的数质量综合评价,并将天然牧地、人工牧地、粮(经)草复合农牧地和乔(灌)草复合林牧地等四类牧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评价。此外,提出了用“牧地”一词来概括“以生长各类饲用植物为主,可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的土地类型;这比用“草原”或“草地”,更为科学,更为合理,且可避免学科间的概念混淆。因为在植物地理学中,草原仅是一种植被类型,被定义为“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草地只是群落的外貌特征,被定义为“以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而牧地,是一种土地类型,包含多种植被类型;不仅包括草原,而且包括草甸、荒漠、灌丛、草丛、沼泽、冻原、疏林,以及人工栽培用于饲用的草地、灌丛等。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撰写了10篇论文,陆续在《资源科学》、《中国草地》、《草业科学》、《草业与畜牧》等刊物发表。如:《我国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的生产能力及其开发》、《我国不同自然区域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营养价值比较研究》、《我国不同类型人工牧地生产力的比较研究》、《我国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价值评价》和《草地与牧地辨析》等。
1997-2000年,参加了以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站为依托,以吕达仁、陈佐忠等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我与崔骁勇负责其中的《草原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光合生态特征》专题。这一研究与草原站的研究课题相一致,属于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范畴。研究成果之一为《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5类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研究》(中国草地,2001),这是我国首篇关于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动态的专论。
1998 年,参加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农业专家决策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课题,参与孙鸿烈、梁飙负责的《农业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专题,我承担其中的草地资源部分,撰写了《我国南方草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1998-2000年,在四川省巫溪县,中科院南方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参加樊江文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草地群落退化演替的植物竞争关系和稳定性调控》,研究栽培牧草与野生杂草的竞争关系。
2001年退休之后,鉴于樊江文、钟华平课题的需要,我先是参加《中国草地与农田植被碳蓄积量的估算与空间格局》课题,后是以顾问名义参加《南方山区草地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示范》课题,直到2010年2月。此间,攥写论文14篇。 并对《中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样带生物量、同位素、元素含量及其储量数据》,按草地类型、生态型、生活型、碳代谢类型、植物纲、科、属、地上和地下部,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做出了相关图表。
2018-2020年,编辑了《杜占池学术著作集》1-4卷,即《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植物化学元素生态研究》、《牧地资源生态研究》与《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及《中科院综考会天然草地资源考察研究文集》。并与崔骁勇一起编纂了《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文集》,与王淑强一起编纂了《亚热带中高山地区人工草地养畜综合试验研究文集》。
回顾今生,除“特殊”年代外,研究对象始终为草本植物。但就研究内容而言,却涉及四个学科领域,即光合生理生态、化学元素生态、草地资源生态和植物群落生态。所发表的近百篇论文,所编纂的7卷论文集,以及在《科学网》发布的四篇专论:《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红三叶人工草地矿质元素特征及其生物循环》、《红三叶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和《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均与草密切相关,是与草结缘的结晶。
天下多奇事,无巧不成书。遥想少年时,即与草结缘。读高小时,暑假常到荒野,割鲜草卖钱,搂枯草供母亲烧火煮饭。读高中时,为班级壁报写稿,笔名为“水中草”。退休后,家住一楼,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消遣养目,其乐融融。
纵观终身,我犹如:与世无争深山草,默默无闻原野草,悠然自得园中草,随遇而安广幅草。草草一生,顺波随缘,忙碌有序,安贫乐道。
正可谓:
与草结缘度今生,无官无职一身轻,
研必躬亲勤思考,集腋成裘小有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