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假想观众”的是与非

已有 6240 次阅读 2008-7-5 10:16 |个人分类:心理物语|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多年前,一篇名为《街上流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流行一时,并很快改为《红衣少女》搬上银幕,好像还获过什么大奖之类。影片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安然,一个15岁的初三女孩与同学米晓玲正在泳池嬉水,一会儿,米晓玲很认真地对安然说:“你看,那个讨厌的男生老是盯着我!”但观众显然注意到,那个帅气的高大上根本没有朝米美眉投过一瞥关注的目光这应该是导演意要表达的

这就是“假想观众”现象。

“假想观众”本意是指青春期男女常出现的“幻觉”。即过于在意同龄人,尤其是异性的一举一动,总以为与自己有关。这或许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照镜子最多的时期,姑且称之为“自我镜像期”吧。本来一个人认识自己,不论是体貌、心智,亦或是性格,都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也就是说,透过他人这面“镜子”来看清自己的“模样”。但“物极必反”,太在乎,镜子就扭曲了。比如,夏天到了,一个小女生一身超短名牌打扮,本想让同学们“惊艳”一回,偏偏一位闺中密友随意说了一句:“你的胳膊怎么这么粗啊!”这位女生如果没有当场晕倒(对美即苗条的女孩来说,几近于说‘你怎么这么丑啊’),恐怕也会难过三天,从此下定决心:要么痛改前非去节食,要么再不穿这可恶的露肩装。这就是所谓“镜中我”也,他人才是镜子。但“假想观众”现象说明,人们有时会将自己的想法“投射”给想像中的“观众”,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人关注的焦点,尽管根本不存在这些“观众”。这镜子,就成了一面哈哈镜。

“假想观众”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青春期,无非是少男少女表现的更为典型罢了。

一位女作家,与人同行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最后,一位友人关切地问起,她“坦率”地说:自己的臀部太大,不愿引人注目。友人事后感慨,在自己眼中,她的身材与容貌都挺好,有此念头与行为,匪夷所思。但诸君仔细观察一下周遭,“以为”自己的身体某器官某部件“不好看”而时时欲掩盖于人或干脆自我调侃“坦诚”于人者,又不知凡己。

当了多年的学生,也教了多年的学生,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个人勇敢点,努力点,是可能将“假想观众”转化为“真实观众”的。一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学子,如果敢于在学术会议上频频“举手”并大胆发言,他()的进步通常更快更好。一个夏日,夜晚我常到汕大水库边上垂钓,几乎每晚同一时刻,一位年轻人总会跃上大坝护堤,对着星空大喊:“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对身边纳凉同学的讪笑,如“你一定会成功”等等,视若无闻,三声完,跳下护堤转身就走。不知小伙子受了哪个励志故事的启发而有此举动,但相信他是个有志者,“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当然言之有据。据说,香港草根阶层流传这样一句群体“座右铭”:“只要你想赚钱,你就能赚钱!”前提是你可能赔钱,但如果能挺住,成功(赚钱)只是迟早而已。凡事有例外,这当然也是个概率问题,多少代多少人经验形成的模糊概率观,才有可能形成民间智库的“名谚”。

亚圣孟同志说得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个“患”乃中性词,直指人之本性。“好为人师”,天性也,自己说的话,发表的议论有人关注,余光扫描之处,若见众人“频频颌首”,谁不开心!但也得推己达人,不可抱类似于某中学生“穷则独善其身填出富则妻妾成群”之想当然,以为“穷”一定对“富”;“独善其身”可不就对“妻妾成群”?如此“绝对”,语文老师,恨不得赏他一个耳光。有句广告词怎么说来着?“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但却不能忘了,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至于“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不过是厂家宣传伎俩,相信没多少人真以为那就是“对”的,只是这广告听着还是让人舒服。

话绕得有点远了,直说了吧,“文章是自己的好,××是别人的好”才是名谚中的名谚。

不过此名谚表达的意思,或者说,真正出现的概率,与“只要你想赚钱,你就一定能够赚钱”应该差之甚远

当然,这秘密你我都知道。有趣的是,知道了,却估摸着自己会是一个例外。但勇于成为“例外”并努力践行之,还真有成为例外的可能,不过秦某老矣,例外已经关门,“收拾河山待后生”,年轻的后生不可懈怠也老秦这边厢向这位尚未成名的同学,也喊一声:“努力吧,有一天学校会以你为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31342.html

上一篇:博客如军棋:开博一期感言
下一篇:“假想主角”:美国也有“猪坚强”?
收藏 IP: 60.220.2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