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已知诸相皆非相  道是无情却有情 精选

已有 5604 次阅读 2008-5-11 20: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网上忽闻王元化先生去世,在刘梦溪等人的博客里看到悼念文字,叹一代思想者又走了。过去思想界有“南有王元化,北有李慎之”之说,李慎之先生已于去年仙逝,至此,南无王元化,北无李慎之也。从书房里找出王元化先生的《清园论学文集》、《清园近思录》、《九十年代日记》和《九十年代反思录》几本书,摩娑书页之间,感觉先生学问做得很踏实,表面上并无成体系的宏篇巨制问世,但思想的火光主要闪烁于零星的文章中间,照耀着当代思想理论界,坊间特别流传的几种先生所著书,都是这种诸子和日知录的风格。

先生五十年代被胡风案牵连,文革后才恢复自由并逐渐被思想界重视,甚至做过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与我算是同行前辈了。先生终生喜欢两部书,一是《文心雕龙》二是《小逻辑》。先生在《清园论学文集》序中说:“一九五五年,我受到胡风案件的牵连,引发心灵上的大震荡,接着陷入一场精神危机之中。在隔离审查的最后一年,我被允许阅读书籍。这时我完全被黑格尔的哲学所吸引。我认真地读了可能找到的他的著作,其中《小逻辑》、《美学》、《哲学史讲演录三种》,成了我熟读的书。仅《小逻辑》这部著作,我就读过四次,每次不止读一遍,写了两次笔记,共有十来本练习薄。我沉潜于思辩的海洋,不再像过去那样迷恋于令人心醉的激情世界了。”

我十几年前也迷过《小逻辑》一书,曾经读过三遍,分别用红、黑、铅三色笔标注,并记了一本读书笔记。这本翻旧了的《小逻辑》,至今还保留在我的书架上,搬了几次家,都不舍得放弃。先生的门弟子现在多已是思想理论界的名人,我没资格也不敢品评先生的学术,但私心觉得对此书的爱好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吧。庆幸自己当年出于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读了这本书,坦白地说,《小逻辑》这种深奥的哲学典籍,现在不再想读了。随着年龄增长,更想读的是一些见性情见真情的文字。

我与科研圈打交道很短,资格很浅,但不止一次听人说过:最高深的科学道理,往往都能用最简单的形式和文字表达出来。对这一点,我深为服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何尝不是呢?很看不上那些搬弄外来名词,食洋不化,故弄玄虚的著作。王元化先生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说道:“这以后有许多年,我只读那些不容易读懂的书,以为只有这种著作才蕴含深刻的哲理。幸而那时以艰深文浅陋的赝鼎之作,尚不像今天这样弥漫于理论界,而我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

王元化与李慎之,一生均坎坷多变,从学者到官员,又从官员返回学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刘梦溪教授在博客中挽王元化先生有一联:五十年代青年也有胡心从此雕龙黑格尔,回归清园晚岁犹言启蒙反思不忘杜亚泉。学者们传诵的,还有李慎之先生书房中一幅对联,我觉得更适合描摹这两位信念曾被摧毁揉碎,人生在高峰低谷中徘徊跌宕的人物。

联云:

已知诸相皆非相

道是无情却有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24857.html

上一篇:纽约时报眼里的中国当代文学
下一篇:为困境中的人们祈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