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优秀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精选

已有 6727 次阅读 2007-12-24 17:4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上周四下午,我在科学时报社参加“科学报道沙龙”的一次活动。Science亚洲新闻编辑Richard Stone跟大家座谈。他随身携带了几本Science,放在桌上,让大家浏览。

随手翻开11月9号那期Science,我对里面的科技论文一窍不通,但一则跟科学家有关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文章的名字叫Managing Scientists,Managing a Productive Laboratory这个大题目下一组文章中的一篇。几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衡量科学家成功的标准往往不是科学本身

衡量科研人员成功与否,一般是看他发了多少篇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等等与此类似的其它标准。可是,美国波士顿Simmons College的Sapienza做了一项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她调查了200多位科学家,问他们心目中最成功的科研领袖的素质是什么。答案是:那些被认为最成功的科研领袖(the best scientific leader),都是最会管人的人(with the best people skills)。

成功的科研领袖(scientific leader)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接受调查的科学家们列出了几条:

1.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caring and compassion

2. 要有高超的管理技巧(possess managerial skills),包括沟通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

3. technical skill(我想应该是指科研水平)

这一点与其它行业颇为相似:一旦你成为领导,不论在哪一个层次上,衡量你成功与否的标准都不再是你个人的表现和贡献,而是你所带领的团队的集体表现。

同样道理,成功的科学家很快就会成为“老板”,考量你成功与否,不再是你单打独斗搞科研的能力,而是你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实验室或研究所甚至一个学院或学校取得科研突破的能力。

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主任Robert Doms说:搞科学有个怪现象,做学生的时候,你所接受的全部培训都是让你成为一个好的试验科学家,而当你毕业出来独立搞科研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搞科研,管人占用了你主要的精力。

优秀的科学家不一定都是好的管理者

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不善于管理,而现在科学研究越来越强调合作。

而且,即使不是那么成功、也不很优秀的科学家,也免不了要过管理人这一关。

比如说,导师带研究生。窃以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单纯最简单的关系之一(也可能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比起政府和公司里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多温情啊,应该很容易manage。但实际上我发现,很多科研人员都觉得带研究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记得前不久与一位科学家吃饭(他也在科学网上开博),我问他:你工作当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本来想听听他的抱怨——申请课题经费什么的,但出乎我的意料,他回答:如何带好我的十几个研究生。

你可以不当官——实验室主任、系主任、院长什么的,但只要你带上几个研究生,管人的本事(people skill)就起作用了。

上文提到的Sapienza的研究说:Scientists have to learn that it's not the science they are managing, it's the people who are doing the science that they're managing.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13214.html

上一篇:假如陈寅恪生活在当代
下一篇:科学教育界需要更多的“功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