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今天的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

已有 7239 次阅读 2010-8-12 10:4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命运, 年轻人, 影响因素

我们常讲“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革命运”、“性格决定命运”,等等。但今天这些似乎与“命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

50年代甚至是70年代出生的人,或者70年代、80年代的大学生都有一个感想,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些人中的很多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靠自己的知识实力考入大学,靠国家给予助学金完成了学业,然后靠国家分配政策当上了“国家干部”。这些人现在由衷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培养。在当时,人们确信“好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也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农村孩子的家长也基本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吧,将来上大学,吃公粮,当干部”。而对当时的城里人来讲,如果学习不好,另一个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当兵”。当兵服役3-5年后,回到自己的城市,“城市退伍办”就会给安排一个较好工作。时至今日,几乎每所大学里都还有一批退伍军人,有些甚至当上了大学的处长。

但今天这一切好像都变了。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者客气点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研究生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甚至不如本科毕业时找的工作!一般的博士生,也不敢对用人单位提过多的条件了。文科类的博士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军队退伍了,也基本上没有了安置,往往是一笔钱而已。今天的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呢?综合看来,主要靠“爸爸”!有个“有能耐的爸爸”,就可以找个好工作。于是乎,这几年流行语变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得好、靠得好,不如嫁得好”。“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越来越弱。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精英的孩子)开始成为社会的宠儿。他们轻松拥有财富,轻松获得机会。

更为可怕的是,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分化。优质教育越来越被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的孩子所占居,他们甚至有的是钱和“路子”去疏通关系,去上名校。可以说,这些孩子从小学、中学开始已经开始与穷人的孩子“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大学、特别是上名大学的机会越来越被这些二代的孩子所占据。当然,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的孩子也更有机会和实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门,享受国外的优质教育。几年后回来,又是一个个鲜活的“海归”,他们毫无疑问又会占据社会有利地位。要命的这些将来要成为社会精英的孩子,对社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知,在他们心目中“钱、官、权、关系”占居更大的地位。而对乡村、对城市低层人员缺乏应有的感知。

今天的年轻人,20年后就是明天社会的栋梁和支柱。如何让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对下层的理解,可能是当务之急。对社会、政府来讲,也应该增加紧迫感,加大教育公平的改革力度。只有公平有序,通过自己能力换来的社会地位,才会得到认可。靠上代的传递换来的社会地位,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社会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使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有较为平等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和上升机会。只有这样,将来的社会精英来源才会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沟壑才会得以消解,社会才会最稳定。

今天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是一个小命题,但会涉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只有当知识、能力、奋斗等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最有力工具时,社会才是公正、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如果“金钱、关系、上代传递”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主要工具,那么这个社会就有点畸形了,就会失去公平、公正、正义的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52249.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为何设置这么多的学院?
下一篇:“木桶效应”与“大师”生产
收藏 IP: .*| 热度|

42 曹俊兴 罗德海 刘建彬 鲁雄 葛肖虹 刘进平 朱志敏 王涛 刘卓荣 王修慧 杨秀海 逄焕东 刘颖彪 於鑫 吕喆 杨珍 苏红 吕乃基 余昕 柳东阳 刘玉仙 张天翼 孔晓飞 张建蒙 张芳 李学宽 李学毅 郭桅 侯成亚 林中祥 武京治 徐耀阳 方明 王永林 赵月前 郑永军 黄峥 罗汉江 侯振宇 juscojack neilchau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