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木桶效应”与“大师”生产 精选

已有 10417 次阅读 2010-8-14 15:18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师, 考试制度, 木桶效应

近几年伴随着被我国普遍认可的几位大师: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钱伟长等的驾鹤西去,“大师焦虑症”开始在中国弥漫开来。人们害怕大师故去后中国无大师。钱学森走后留下了一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拨尖人才);钱伟长走后留下两个“钱伟长着急”(为上海大学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着急)。今天,大师走后无有大师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对此,可以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认为,大师的生产既有严格的外部环境生态要求,也有自身优秀的能力素质和智力条件要求。讨论大师生产当然也是一个大话题,本文想从“木桶效应”的角度来谈谈大师生产问题。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的盛满水量,在每块木板平齐、无破损情况下,其盛水量,并不取决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被称为“短板效应”。也即是说一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木桶效应本是管理学中的一个词汇,现在被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之中。木桶效应理论要求,要加强团队建设,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建设。团队成败往往取决于团队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木桶效应也被广泛应用。对一个国家来讲,要讲求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逐步消弥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对一个地区来讲,要讲求校与校之间的公平竞争,要避免各校差异过大,反对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建设。这些都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的东西,也是木桶效应的正面效应。

本文讲的是木桶效应的负面效应可能会阻止中国大师的生产。这其中的症结在于我们教育的考试情节。我国现在的各式各样的升学,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亦或是五六种形式的高考考试都没有脱离“总分决定录取”的考试办法。在新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考制度作了如下描述:“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在以上五种录取方式中,综合分数是基础、是前提,只有综合分数达到标准了,“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才有前提。在综合分数中,无论是政治、数学、语文、英语和综合分,分值虽然有差别,但对总成绩的影响是一样的。任何科目少一分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录取,甚至是命运。在这种考试导向下,学生还有谁敢培养自己的优势学科、忽视自己的劣势学科呢?作为家长,我们经常提醒孩子的好像也是“加强薄弱学科,防止出现偏科”;作为学校,对偏科学生也是爱莫能助,老师经常说的是“这孩子可惜了,偏科太厉害”。在此等木桶效应的影响下,全体学生都在加长自己的“短板”,自己的特长被无形中给打击掉了。此种没有自己特色、特长的教育模式,如何让那些有“短板”、但也很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呢?这些有“短板”的学生,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师呀。

我们知道:

1917年,罗家伦报考北京大学文科,胡适为其作文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而其“成绩单”显示数学成绩为0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很平平。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罗家伦。

1929年,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遇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但数学却只有区区15分。罗家伦效法蔡元培破格录取了钱钟书。

遭遇这种状况的大师还有季羡林、吴晗、臧克家等大师。

这些大师如果跨越时空,生活在今天,他们可要永远藏在袋子里了,就是锥子也出不了头,当然也不可能成为大师。中国可能因之少了一批大师。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考试制度本身缺陷造成我国的教育成了“培短的教育”,这种教育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学生被“木桶化”。一个个本来鲜活的学生,一个个有特长的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面前被“木桶化”。在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的作用下,一个个学生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上一所好的大学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短板。木桶效应在学生个人身上作用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个性的缺失,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讲其间接的后果是大师将难以生产出来。木桶效应背后原因恰恰是不科学的教育考试制度。考试制度不改变,木桶效应就一定会起作用,大师也就一定难以生产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52952.html

上一篇:今天的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
下一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背后博弈的反思
收藏 IP: .*| 热度|

24 李传亮 梁进 刘进平 蒋永华 孙学军 刘卓荣 梁建华 王修慧 刘立 吕喆 耿文叶 李学毅 侯成亚 李永丹 唐常杰 吴明火 徐耀阳 许亮 熊伟 林涛 黄锦芳 侯振宇 ffy siz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