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排名,都是综合打分;
有明细的要求
顶刊发文数量;
论文被引数量;
高他引论文数量;
项目经费数额;
似乎很客观;
似乎很科学;
似乎很公平;
====
不按这些条条框框评就是学术不端;
不按按这些条条框框评就是弄虚作假;
且不说这些条条框框是不是科学的评判标准,
仅仅看评判的结果就知道差的学校排名上去了;
好的学校排名下来了;
这些看似科学的条条框框真正保护的往往是主流权威的腐败;
这些看似客观的条条框框淘汰的往往是真金白银。
===
然后按排名为学校投入资金;
进一步扭曲;
劣币驱逐良币 。
======
丁肇中说:
科学不是投票投出来的;
没有排名;
没有拔苗助长;
让自然进行优胜劣汰是最好的选择;
无为而治是最好的治理。
-----------
项目评审;
奖励评审;
入围条件是必须是博导、必须是教授;
入围条件往往是有没有帽子,有多少顶帽子,帽子高不高,
入围条件必须年轻,在XX岁一下;
===
评审本来应该看成果;
看创新;
看学术水平;
看是不是年年有成果发表;
结果是看年龄;
看帽子;
看代表作;
看那些“客观的、科学的”条条框框;
=====
创新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基础理论水平越高越有深入研究的水平;
年年有成果发表表明一个人研究的能力;
但是评审看的是所谓的“代表作”、年龄、帽子;
研究需要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
但是评审只要求“相关文章”;
与项目无关的文章不得列入;
什么是“相关”?
=====
拿出一些偶然的例子,
就下结论“只有年轻”才能出成果;
只有年轻才能创新;
===
睁开眼睛看看,
哪一个重大发明发现,
不是因为发明发现者比别人具有更多见识、更深刻的认知才取得的;
重大创新与年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按比例算一算,那么多年轻人,有多大的比例支持“年轻才有创造力”的假设?
--------
知识基础和年龄,那个才是创新的本质原因?
一个鼓吹创新、蔑视继承的时代是标新立异、不承认他人工作的时代
真正科学的往往并没有被认知;
人为的规定的评审标准往往使那些真正的原因更难被发现;
所以自然淘汰很重要;
无为而治很重要;
自由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
人的生命是计划不出来的;
生命是自然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自然规律自我选择的结果;
创新是自己冒出来的,创新是计划不出来的;
期刊同行评审是伪同行评审;
文章发表后真正的同行评审才刚刚开始;
创新不是期刊同行评审能评价得了的事情。
科学网—[小资料,悲恸,Zenas 公理] “同行评议”下的阿贝尔:“穷得像教堂老鼠” - 杨正瓴的博文 (sciencenet.cn)
科学网—[讨论,最主流] 关于宏观物理学“新理论”有效性判断的一些看法(初稿) - 杨正瓴的博文 (sciencenet.cn)
科学网—[讨论,创新] 从“穷得像教堂老鼠”到“惨得像卫生防疫站里的老鼠” - 杨正瓴的博文 (sciencenet.cn)
科学网—[Zenas 公理,打听] “全球撤稿量创新高,同行评议制度的弊病藏不住了” - 杨正瓴的博文 (sciencenet.cn)
=====
老的主流权威绝不会因为年龄条件出局;
老的主流权威只是用“支持年轻人”打掉竞争对手、打掉潜在的竞争对手;
没有人创新,就没有人威胁我权威的地位;
年轻人对我的权威不构成威胁。
而“支持年轻人”听上去正确无比,谁也不敢反对;
===
国家级项目首先发明年龄限制;
省级项目马上跟进。
主流顶刊有的策略;
普刊紧紧跟随;
连预印本平台都跟着同行评审期刊跑。
=======
一个教师讲课讲的好不好,
一听就知道;
但是教学评估,
好的老师被综合打分打下去了;
教材都搞不懂的研究专家成了名师;
为什么很多科研很厉害的老师却不擅长教课? - 知乎 (zhihu.com)
现代教育,
我们要求老师这么讲,那么讲,
有一整套评价“名师”的综合打分标准;
教学有一套规定的教学大纲;
教师完全没有教学的自主决定权。
实际上真正好的标准是没有评价标准;
让老师有自己的讲课决断权。
评考卷,有一套标准答案;
老师没有自主评分的权力;
符合标准答案的给高分;
不符合标准答案的,你创新性解题方法再好,也要被标准的评分标准埋没;
教师没有评分决定权;
你不按评分标准评卷,
你的评分就有问题、就不公正。
剥夺老师的自主教学权,
结果是教学必须服从长官意识;
结果是搞死教育。
结果是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的意见一票否决;
教师必须服从学生的意见;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不知道谁在教谁。
学生上大学、管大学。
结果是教学越管越滑坡,
本科就发SCI,
论文发表的档次越来越高。
教育不再是继承人类文明成就;
教育变成进实验室做实验发垃圾文章。
====
博士和硕士论文评审,
哪个给人耳目一新;
哪个优,哪个劣,不用打分标准,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是
综合打分,
好的论文给打没了,
差的论文给打上来了;
特色给打没了;
创新给埋没了;
君不见,
我们的专家评审论文时,
挑不出像样的学术问题,
挑的全是格式问题,
也只能挑挑错别字;
综合打分扭曲了科学评价、扼杀了颠覆性创新。
好的论文被综合打分打没了。
=====
我们的专家,
文章的学术错误看不出来;
只能挑挑图片误用;
只能挑一挑格式问题;
只能挑挑错别字;
有90%的学术错误的期刊文章啊!
有95%的垃圾文章啊!
诺奖得主本庶佑:CNS这些顶刊观点有九成不正确,不要盲从迷信,搞科研做到六个C更重要_研究生 (sohu.com)
历史学家李伯重:无论何种“学术垃圾”,都是有害的,而且都是公害|学术论文|著作_网易订阅 (163.com)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
主流权威发表那么多综述,这些综述有几篇发现了真正的问题?
有几篇综述能从发表的数据和结果中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24536.html
主流科学家的兴奋点在格式规范;
不得不承认主流科学有良好得小学文化训练,他们挑错别字的功底很深;
他们的特点就是心细,
他们的眼力很好;
他们能挑出图片误用;
所以他们能考上清北;
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对公认理论的挑战能力;
主流权威对于颠覆性创新的态度,
不仅仅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要求所决定的,更是他们的能力所决定的。
于是他们建立了“客观的、科学的”严格的综合评审标准;
谁不按这套标准来,谁就是评审不公正、就是弄虚作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