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狂犬病的潜伏期:陆生哺乳动物实验感染的数据

已有 7705 次阅读 2020-7-5 16:09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潜伏期, 哺乳动物, 动物实验, 狂犬病

狂犬病的潜伏期:陆生哺乳动物实验感染的数据

 

目前关于人狂犬病“潜伏期”问题的主流看法是: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是1-3个月。对潜伏期> 1年的病例,还存在争议。这样的病例即使存在,所占比例也是少的。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证据较充分的最长潜伏期特例是8年。

所以被狗或猫咬伤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年,通常不必再补充接种狂犬病疫苗,再发病的可能性小。对更长潜伏期的说法,可信度更低。

如果因多年前曾被狗咬而无法摆脱狂犬病恐惧症,只要在发病前接种完2针(或以上)狂犬病疫苗,就能确保过去所有的狂犬病风险全部一笔勾销

请参看本博主的相关博文:

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有多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481018.html )

WHO最新立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092743.html  

 

  近期出版的国际上最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第4版),介绍了13种陆生哺乳动物实验感染狂犬病毒后潜伏期的统计数据,可供我们在考虑狂犬病的潜伏期问题时作参考。

 

6章 陆生哺乳动物的狂犬病(Rabies in terrestrial animals

作者:Thomas Muller, Conrad M. Freuling

德国联邦动物健康研究分子病毒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6.1.2 潜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潜伏期是指从暴露于狂犬病毒(RABV(例如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咬伤),到临床症状和体征首次显现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来说,狂犬病潜伏期的变化范围是从几天到几个月(通常23个月),取决于RABV毒株的类型、宿主的易感性和免疫状态、病毒接种剂量、病毒进入身体的部位、伤口局部运动终板的密度、以及病毒进入部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

  事实上,人们对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感染狂犬病而产生的潜伏期知之甚少,因为不可能追溯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狂犬病的时间点,特别是对于野生动物。即使对家养动物和牲畜来说,在流行地区暴露于RABV的具体情况通常也很模糊,而且往往未被注意到。因此,不同动物品种的潜伏期数据大多来自实验研究,其缺点是只能在有限的程度内反映自然条件下的接种剂量(表6.1)。在实验研究中,通常选择相对较高的接种剂量,以确保实验对照动物死亡。

  潜伏期的高度多样性导致了对暴露的动物(主要是狗,但也包括其他动物)通常实施6个月的隔离检疫期。规定6个月检疫期的依据是,如果暴露的动物将发展为狂犬病,则该动物最大可能是在暴露后6个月之内发病。

 

6.1 选定的13种哺乳动物实验感染狂犬病后最短和最长潜伏期

Species(动物种类)  Incubation period(潜伏期,)  Reference(参考文献)

image.png 

动物种类(动物名称英中对照)

Dogs狗,Cats 猫,Cattle牛, Horses马, Sheep 羊,Foxes 狐狸,Arctic foxes北极狐, Raccoon dog, Raccoons 浣熊,  Jackals , Skunks 臭鼬, Mongooses 猫鼬, Coyotes 丛林狼.

 

译者补充说明:

在有实验数据的上述13种陆生哺乳动物中,狂犬病的最长潜伏期基本上都在半年之内。其中常见的的最长潜伏期是92天(大约3个月),43天(大约一个半月)。其中较大型的动物的最长潜伏期都在一个月之内(分别为15天和27天)。唯一最长潜伏期超过半年的动物是臭鼬,最长潜伏期为201天(超过半年21天)。


相关博文: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06-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240705.html

上一篇:麻痹型狂犬病(Paralytic rabies)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最低”保护效价标准的确定
收藏 IP: 76.8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