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Ag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tAging

博文

跨界是杰出学者的标志之一 精选

已有 7933 次阅读 2020-11-30 05: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首诗,解释了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偏见来源、僵化思维形成原因。

       就个人而言,对自然的认识,一般是盲人摸象,只能认识一小部分,对全景(Big picture),其实并不清楚。

       无根据就认为某个方向没希望,往往就是局限性、偏见、思维僵化的表现。

       葛洪在多个领域有著名建树,在狂犬病疫苗、益生菌治疗、疟疾治疗、化学反应、法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没有“SCI指标”、“专利数”、“著作数”等指标的考核,葛洪凭业余爱好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当然,东晋时科研尚未高度职业化。

       科研职业化后,仍有跨界巨子。

       Elon Musk在移动支付、电动车、火箭、脑机接口、高速火车、全球网络等领域都有着突破性贡献,很难想象他就是学物理出身,辅修了一些商业课程。当然,他对某些疾病的观点,值得商榷。

        现实中,评价一个学者时,往往根据其前期成果、背景,预测能不能完成提出的新项目。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并不可靠。

        跨界的学者,在深入研究一项课题时,由于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能很快发现一个理念、技术,有可能为另一个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多数人认为的“夕阳产业”,他们也能慧眼识珠,快速带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新突破。他们对自然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能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处。

        然而,往往跨界的原创在现实中受的阻碍更大,而且原创往往需要更长时间见到成果。原因是,拒绝跨界原创项目往往不会影响政绩,支持跟跑式研究能更快见到成绩。

        为了支持发现人才,任正非先生认为解决之道为:不只是奖励人才,更奖励发现人才的“伯乐”。

        因此,为了鼓励跨界研究,除了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最好设立“伯乐”终身奖,对发现跨界原创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终身激励。即使多年后才有成果,也需要奖励发现人才者。

        这对于在学术界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但是有跨界原创能力的科研人员极其重要。这对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极其重要,不仅可以解决当下卡脖子问题,也可以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2392-1260410.html

上一篇:评价学术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下一篇:研究生需要避免答非所问的习惯
收藏 IP: 125.210.247.*| 热度|

40 武夷山 王茂清 曾杰 刘晓晨 檀成龙 高建国 刘延彬 梁洪泽 杨正瓴 杜学领 梁发云 张学文 胡大伟 邱泽华 王兴 曾荣昌 牛凤岐 王启云 丰成君 刘山亮 陈志飞 邹德虎 姚伟 黄永义 晏成和 李兆良 张成岗 苏保霞 代恒伟 曹俊兴 蔡宁 姚小鸥 洪昆辉 余宗宝 杨金波 陈辉 刘炜 周向军 傅晓明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