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冯育林教授团队,在Acta Materia Medica 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effects of Hederasapon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的研究论文(DOI: 10.15212/AMM-2023-003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影响至少20%的糖尿病患者,并且也是2型糖尿病(T2-DM)主要及长期的并发症。天然产物因其较低的副作用风险,而被广泛作为糖尿病治疗潜在药物的研究。白头瓮根茎天然提取物三萜皂苷类物质(Hederasaponin C,PB5)因其抗氧化,抗炎性的药理活性已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研究的药物,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使用scRNA-seq技术建立了小鼠DKD以及PB5治疗的单细胞图谱,为深入了解肾脏对DKD和PB5处理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转录应答的变化提供了有用的资源(图一)。
图一. 实验流程
本研究基于小鼠肾脏(WT, DKD, PB5)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和质谱数据, 作者揭示了DKD和PB5处理组肾脏细胞的异质性。研究结果强调了PB5对DKD的调节作用,揭示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雄性db/db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生理指标,表明与WT小鼠相比,DKD模型具有肾脏肥大,更加严重的尿蛋白,免疫细胞增多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征(图二,三)。另外单细胞和质谱数据的富集分析表示,与WT及PB5组相比较而言,炎性以及免疫应答、损伤修复及细胞趋化信号在DKD中均上调。进一步来说药物PB5处理后,DKD相关的生化指标呈现一定的修复状态,例如相对重量比例降低,血液中尿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含量显著下降。这些结果与预期治疗效果一致,同时也体现了肾脏细胞亚型对DKD微环境以及PB5治疗的异质的转录应答。
图二. 实验设计与生理学数据
图三. 组织学与生理学数据
引用本文:Liu J, Zhang Q, Zhao WT, Guo JN, Wong YK, Zhang CT, Qiu WJ, Luo P, Chen JH, Li JM, Gao HW, Yang SL, Feng YL, Wang JG.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effects of hederasapon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cta Materia Medica. 2023, 2(4): 449-465. DOI: 10.15212/AMM-2023-0031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3-0031
通讯作者介绍
冯育林 教授
冯育林,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首届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与开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5项;主持新药开发并获各类新药临床批件7项,获中兽药新药证书2项,获医疗机构制剂批件5项;完成肿节风等4项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成果收入《中国药典》;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46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