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AMM原创综述】马兜铃酸诱导肝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未来解毒策略的综述

已有 1064 次阅读 2024-11-8 18:5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罗飘副教授和王继刚教授团队,在Acta Materia Medica上发表题为 “Hepatotoxic effects of aristolochic acid: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基于前期研究系统概括了马兜铃酸诱导肝肾毒性的分析机理及其解毒策略

在本团队前期研究中,首先通过整合化学蛋白质组薛和代谢组学鉴定了AA在小鼠肾脏中直接作用靶点的及其介导靶标蛋白调控的代谢通路(Int J Biol Sci. 2022 Feb 21;18(5):2003-2017);其次整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与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AA诱导小鼠肾毒性的组织特异性反应模式(JCI Insight, 2022 Aug 22;7(16):e157360);进一步,我们基于空间多组学揭示马兜铃酸肾病损伤异质性、微环境重塑和代谢重编程(The Innovation Medicine 2(2): 100066, June 14, 2024);同样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与蛋白质组学剖析了AA诱导小鼠肝毒性的组织微环境重塑机理(Precision Clin Med, 2022, 5:pbac023);此外,本团队首创靶点-单细胞联合分析策略(Single-cell TargEt Profiling,STEP) ,基于STEP从“靶器官-靶细胞-靶点”层层递进地,揭示马兜铃酸靶器官-靶细胞-靶点的特异性机制(Chem. Sci., 2024, 15, 4313–4321)。

图1. 含有AAs的草药或食物会导致肝肾损伤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在中药材和中 成药中广泛存在。 早在2002年马兜铃酸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第一类致癌物,主要是由于马兜铃酸类成分(AAs)如马兜铃酸I(AAI)和马兜铃酸Ⅱ(AAⅡ)等引起的急、慢性肾损伤、肾功能衰竭、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或坏死、间质纤维化和基因突变等。 由于含有AAs的药物的广泛流通和不当应用,进而引发了马兜铃酸医学事件。 然而在2017年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期刊发文表示,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的肝癌患者与马兜铃酸诱导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马兜铃酸是否诱导肝癌争议成为中医药的研究热点,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

本文系统总结了马兜铃酸暴露、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阐述了马兜铃酸在体内的激活与解毒排泄过程,客观地评估了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的相关性,全面总结了马兜铃酸诱导肝肾毒性和致癌的分子机制,并提出对应的解毒策略和未来马兜铃等药材开发的展望。

图2. 马兜铃酸的双面性和肝毒性机制及解毒策略

引用本文:Zhang Q, Chen JY, He HK ea al. Hepatotoxic effects of aristolochic acid: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Acta Materia Medica. 2024. Vol. 3(3):349-362. DOI: 10.15212/AMM-2024-0023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4-00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59228.html

上一篇:【双11限时活动】存2000得3000,存3000得4500,错过再等一年!
下一篇:《ACS Energy Letters》社论:我们是否应该减少论文发表?
收藏 IP: 180.107.1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