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数字时代的图书出版:采访Wachholtz Verlag

已有 1417 次阅读 2023-11-23 16:27 |个人分类:ScienceOpen|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作者:Kevin Jasini

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将出版环境的注意力转移到书籍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促进了对影响该行业的当前事件和发展的国际讨论。各种规模的图书出版商、服务提供商和学者聚集在一起,不仅讨论文学和表达的灵感和争论,还讨论出版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共同克服这些挑战。

ScienceOpen为机构、独立出版商、大学出版社和研究人员提供尖端技术以及各种图书出版解决方案和服务。ScienceOpen致力于将数字解决方案与各种出版行业的需求相匹配,同时,通过创新和伙伴关系来解决这些需求和挑战,正如我们最近与Wachholtz Verlag的合作所体现的那样。

在今天的博客中,我们采访了Wachholtz Verlag的编辑Hanno Klöver,以深入研究他们在数字时代的经验和工作流程。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出版社和它的使命吗?

Wachholtz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现代学术出版社。我们专注于人文领域的出版物(特别是历史、考古、文学、哲学、地理)。我们的目标是根据内容和美学的最高标准制作书籍和期刊,并为作者的出版物提供最大的支持。面向未来,Wachholtz专注于开放获取模式,以实现全球可见性和免费访问我们作者的出版物。

你们的出版模式是如何运作的,特别是在开放获取图书的背景下?

我们通常提供金色开放获取模式,这意味着专著或文章首先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这可以与印刷版同时进行,也可以仅以数字形式进行。更重要的是,印刷版和数字出版的质量必须以相同的方式得到保证。开放获取的出版物也可能在最初的印刷出版物之后。

你能解释一下你是如何解决开放获取出版中质量和同行评议的问题的吗?

我们为开放获取出版设定了很高的质量标准,就像我们对印刷产品一样。作为出版商,我们需要确认稿件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在接受稿件之前,将对稿件的质量和作者/编辑的资格进行检查。此外,还需要编辑的书面确认,以确保专家进行了独立的同行评审。

对于选择使用你们的开放获取模式发表文章的作者,你们会提供哪些支持?

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作者可以期待个人咨询和支持。每个系列、卷或文章,包括元数据,都将在最大和最知名的开放获取出版物网络Crossref和其他相关数据库中注册。通过Crossref,将为每个标题分配一个直接对象标识符(DOI),以便可以轻松地找到和引用每一本书或文章。

目前,通过Altmetric在ScienceOpen的出版物登陆页面上提供开放获取出版物的使用概述。这些开放获取出版物在ScienceOpen和Wachholtz的网站上都有。

你能分享一些从你的开放获取出版模式中受益的成功故事或例子吗?

《KI und Kultur》最近在Wachholtz出版,这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在文化中的机遇和挑战的书。由于其高度相关的数字主题,这本书适合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出版。

《BioLex》: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传记词典在绝版后以开放获取方式出版。自2020年以来,它再次可用,免费访问。

你如何看待开放获取图书出版的未来?你如何设想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我们认为开放获取模式越来越成为学术出版的标准。因此,我们指出了开放获取出版的优势,比如更广泛的推广和对每个与我们一起出版的人的潜在影响。我们的目标是为作者提供最好的支持和信息,使他们能够轻松地在开放获取中分享他们的研究。

最后,非常感谢Hanno,我们希望看到Wachholtz的合集在ScienceOpen上获得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https://blog.scienceopen.com/2023/10/book-publishing-in-the-digital-age-interview-with-wachholtz-verla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10852.html

上一篇:CVIA原创研究 | 黄连素通过抑制氧化及凋亡发挥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Zoonoses综述 | 希木龙念珠菌复合体:梅奇酵母分支中的新发病原真菌
收藏 IP: 180.108.1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