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重建科研信心:英国圆桌会议的6大启示

已有 1960 次阅读 2022-10-14 11:4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0年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在英国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方式。现有的开放科学、预印本、开放数据和更快传播科研结果的趋势正在加速,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应对新冠大流行的过程中占据了中心位置。

随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适应与病毒共存,学术交流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拐点。研究界尚未完全适应大流行病的影响,没有决定其未来的方向,也没有建立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

为了了解大流行病对科研信心的影响,爱思唯尔上个月发起了一项全球研究信心合作倡议(Confidence in Research collaboration)。该倡议将包括由经济学人影响力(Economist Impact)对3000名研究人员进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调研,并提出一套行动和干预措施,以支持研究人员努力推进知识,造福社会。

为了深入了解英国研究界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看法,Elsevier召集了众多专家在The British Library与其合作伙伴和联合主办方Sense About Science进行了一次圆桌讨论。

该会议由Sense about Science的总监Tracey Brown主持,来自主要利益相关团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包括研究机构、专业机构、以研发为重点的商业组织和政策制定者等。会议的摘要和重要启示如下:

1. 需要加强科学传播的方式,包括其带来的好处

公众参与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与会者认为,人们往往从“媒体参与”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可能忽略了更有创意的公众参与方式。

他们还指出,各学科对科学传播的相关性的看法存在差异,有时研究的专业化意味着交流研究结果的机会较少。

2. 研究人员缺乏交流其研究结果的动力

许多与会者指出,研究人员认为科研交流没有得到一些机构的尊重或认可,这些机构不认为交流是学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晋升或职业发展方面也不会奖励研究人员的科研交流。

3. 需要更多地考虑利用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的方式

与会者指出,决策者面临着来自研究人员的信息墙,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所有信息。政策周期可以在几周内完成,而研究周期可能长达数年,因此存在着固有的脱节。

中介机构被认为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将查询的信息传递或引导到正确方向的组织或机构。

有人指出,尽管积极正向的研究故事得到了最多的关注,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传达负面或无效研究结果的价值。

4. 预印本是增强研究信心的一个有用工具,但也可能被滥用

有人认为,关于预印本的问题在于它是如何进行交流和传播的。目前,针对预印本没有像已发表的研究那样的既定标准,这使得它们可以在未经过同行评审的情况下被分享和传播。与会者表示,它们不应具备与同行评审文章相同的份量。

会议还考虑了国际和学科间的比较。例如,有人提出物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使用预印本,因为他们的研究社区要小得多,而且合作率高。

5. 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暴力的趋势

与会者认为,在大流行期间,关于研究人员在网络上的尖锐互动情况已经恶化了。作为一个社区,站出来为研究人员辩护应是优先事项;参与者也讨论了是否需要为研究人员制定一个行为准则,以及这一准则应是什么样子的。

6. 科研生态系统需要改善其奖励和认可机制

与会者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界的合作越来越多,无论是跨学科的合作还是与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奖励制度应该摆脱只关注个人的做法,而更要考虑到团队合作和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总结

虽然这次圆桌会议只是更广泛的学术合作的一部分,但它产生了一个明确的共识,即新冠大流行已经引起了人们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展工作和交流方式的质疑。我们应加强与全球的研究界之间的合作,思考如何能够共同支持研究人员和科研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这一变化带来的机遇,同时管理其带来的风险,以提升科研诚信和大众对科学界的信心。

参考文献:

https://www.elsevier.com/connect/confidence-in-research-6-key-takeaways-from-the-uk-roundtable?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ir

撰文:Lesley Thompson

翻译:Yuli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359410.html

上一篇:电子电路方向,中科院4区,4个月接收IET Circuits, Devices and Systems
下一篇:南亚学生对论文剽窃缺乏理解
收藏 IP: 117.82.2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