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物欲横流的时代,也不乏理想主义者。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理想主义者所引领。他们带有清醒的头脑和冷峻的眼光,能够同时审视组织和个体,物质和时空,虚无和实在。所谓人生幸事,往往简单如此:能够认识到这些人的存在,能够阅读他们的思想并发生若干共鸣,能够和这些人发生些许交集。疫情以来,我特别注意到了他们中的三位,都是物理学家。第一位,“微点论坛”发起人和主持人,北京大学檀时钠教授;第二位,“纳米热力学”读书会发起人,华盛顿大学钱紘教授;第三位,“微点论坛”第一期的演讲嘉宾,华东理工大学廖玮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物理学的兴起、科学方法与现代社会。数月之内,廖玮教授把演讲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并具体化,最后成为为一本著作:《科学思维的价值》。科学出版社上月出版,正在热销。甚至人人都可申请定制版,参考下图。
《科学思维的价值》关心的是,人类理性的起源、成长和纠偏。这不是廖玮教授的本行,他的本行是粒子物理,这是一个甚至要思考宇宙之外的可能规律的专业领域。为了稻粱谋,大概不会回望基础深入到反思人类理性的程度。但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读过、欣赏过这种极端思辨性且反思思辨性自身的著作,不会认为人类还有精神世界。当周遭浸淫着附骨之疽,当长期置身于troubled water,是人世间少数人在明示和自然界本身的暗示,充当着Bridge(Over Troubled Water)。
在全国电动力学研究会的微信群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刘纯教授(在我们拿到博士学位前夕,他拿到了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位置,因此算我和廖玮的老师)和我被点名要求点评这本书。他的点评如下: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三观是正确的,作者纠正国人甚至科学家们的一些普遍的错误认知。如果你认为科学诞生于古希腊或其它古代文明,那这本书告诉你科学诞生于伽利略时代,伽利略是戴表人物;如果你认为科学、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科学家们自由思想的结果,那作者告诉你那是技术工艺发展但一定水平的结果;如果你认为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那这本书告诉你,科学只是对现象及其关联的研究;等等。我就不多说了。这本书对早期物理学研究也有细致的考察,另外还谈到了科学与艺术、现代社会等专题。”
我的点评如下:“张永德老师说,人类的视野常常受到“三重雾霾”的遮拦,唯寻求三大指引:理性、科学和逻辑,可得寸进。科学基于实验属于常识,但是指出逻辑也需要实验则是伽利略的贡献。如果追问人类理性本身和实验之间的关系如何?廖玮教授的洞见无出其右。因此,可以认为《科学思维的价值》是中国版的《纯粹理性批判》。
在另外一个群里,近日廖玮教授新填"如梦令 思辨哲学"一词,感曰:
常叹本原难懂,不见智识难用。未立现象基,终无万法明通。如梦,如梦。思辨一场皆空。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