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科学派”的唐诗
扶 兰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作者韦应物,有一首短诗,题为《咏声》:“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这首诗有的解释为禅定的意境,万物之声在禅定中生生灭灭。
但仅就字面意思而言,读起来真的很有“科学派”的感觉:
声音从哪里来?万物如何感知声音的存在?是不是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声音的存在?浩茫的虚空中没有万物,寂寥空无,想来也不会有声音?——声音需要物体的运动才能产生对吧?
听那声音,在寂静中出现,传入耳中,又渐渐消失在寂静之中。——这不就是声波的传递与消失吗?
这里有一个今人很熟悉的词:太空。
古人一开始是用这个词来指代高远不可及的天空。
先秦道家典籍《关尹子·二柱》中说:“一运之象,周乎太空。”
道家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一运即三百六十年,这一运之中的天象,在天地之间循环往复。在这句话里,太空似乎并没有与天空区别开来。
不过这个词义慢慢有了变化。
韦应物笔下的“太空”,是寂寥无声,连雷声风声都不会有,显然这不是古人观念中大致等同于大气层的天空,天空中还有风云雷电;而更接近于今人认知中的寂静太空。
唐人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中说:“四海九州,皆大空中一微尘耳。”“大空”即“太空”,唐文宗“太和”年号也常被写为“大和”。在元稹笔下,四海九州,也就是整个天下,放到浩浩太空中,也不过一粒微尘而已。
元稹这句话的意思,大概率是在讲佛法无边,在三千大千世界中,四海九州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渺小如微尘。
不过,这里则极言太空之浩茫无边,同样也很接近今人认知中的太空。
唐人李峤有一首诗,《中秋月二首·其二》:“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有的解释说:李峤当时被贬,所以他感慨,中秋圆月四海共赏,自己却远在千里之外、风寒雨凄。
但是仅就字面意思来看,这首诗是不是在说,同一时刻不同地域的气候不同?在这一刻,此地晴朗,月圆可赏;千里之外,却风雨交加。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诗人写的时候未必是有意识地记录气候的地域差异,但客观上,这就是气候的地域差异。
只是这都是对客观现象的简单描述,与韦应物在《咏声》一诗中,对“声”的思考,还是有所不同。
另外还要好奇一下:韦应物是怎么知道,太空之中,恒久寂寥无声?——他这首诗,哪怕解释为禅定意境,也是以寂寥太空来指代禅定后所感知的无声无息的虚空之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