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早期癌症的检测

已有 1846 次阅读 2022-3-30 13:04 |个人分类:肿瘤治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癌症发生早期阶段的时候,治疗一般有效,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也能大大提高。目前的现实情况是50%的癌症都是在晚期才被发现因此改进早期癌症检测能力,可以显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由于对于肿瘤生物学理解的不断深入分子肿瘤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该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尽管新近早期检测技术已经开始显现在癌症早诊断和早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但是,对于癌症早期检测方法进一步创新和实用性发展仍然是目前肿瘤临床领域中的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早期癌症检测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癌症专家把它们归纳为5个主要方面。       

   第一个方面:首先要对癌症早期生物学特征和癌症早期行为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和准确这将有助于建立识别各种方法,把具有侵袭性病变的癌症损害那些无关紧要的不会造成显著伤害的癌症病变区分开来获得这样的精准认知,将是实现早期癌症检测和诊断的关键以癌症早期发现为基础,便制定相应,恰当和及时的治疗决策提高生存率,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度治疗的风险。除了研究人类样本之外建立更好的癌症模型是能够识别肿瘤发生的早期信号厘清免疫系统和微环境肿瘤发生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的重要途径。

 1.jpg

    第二个方面:需要通过早期检测能够达到推测和确定患癌症的风险的目的这就涉及到如何使用种系基因组易感性germline genomic susceptibility,家族史,危险因素接触暴露族群人口统计和行为学等多方面数据,建立精准的风险预测模型以识别和最终确认,哪些人应该接受特定的癌症检测检测结果改怎样去解释和检测后应该怎样追踪随访应对这些领域挑战的工作正在不断进展。通过对癌症风险基因组学认识的改善整合对其他风险因素的深入认知,加上开发大规模人群组合分析,将对建立和验证实用和精准的癌症风险模型起到关键作用

                                        2.jpg               第三个方面:发现和验证早期癌症的生物标志物领域的挑战癌症早期找到准确的癌症信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是因为癌细胞数量少,释放出来的信号很弱,被湮灭在人的正常生理噪音背景之所以很难发现癌细胞释出的蛛丝马迹。尤其是在症状明显之前,需要高灵敏度的测试来检测非常低的信号水平,但这样的测试无法避免对无关紧要的癌症做出过度诊断。此外,由于生物标志物的可变性及低特异性,意味着诊断需要先将不同类别的生物标志物组合成一个单一的预测评分系统,随后再评估疾病的存在并将癌症定位到解剖部位。这些复杂过程也妨碍了癌症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发展。尽管对早期癌症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缓慢,但许多有希望的标志物检测方法正在出现例如: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某些癌症特异性蛋白质、外泌体和癌症代谢物此外,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比如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和多模式测试中多种类型标志物的整合分析也会加速早期癌症生物标志物领域的进步。

      3.jpg   

    第四个方面:是技术领域存在的挑战包括对现有技术途径的更新换代,和开发敏感极强,能特异性识别癌症早期生物学改的颠覆性创新检测技术这些更新换代和创新性检测技术,可以在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或功能学等多种领域实施。强大的分子分析技术先进影像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方法都会提高早期发现癌症的敏感,同时使用一种新型技术-合成生物标志物synthetic biomarkers)可能有助于放大早期微弱的癌症信号。

                                         4.jpg             第五个方面:是如何适当地评估各类癌症早期检测方法。把各种对生物学新的认知和了解转化成为新型,敏感和可靠的临床检验的技术。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技术和方法。而所有这些努力和进展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

                               5.jpg

 癌症早期检测实现癌症生存的变革进展超越癌症生物学的更广泛综合技能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包括工程师、化学家、物理学家、技术开发人员,以及行为和计算机科学家们的集体努力和建树。综合跨学科协作是将新想法引入解决早期癌症检测实践必要条件目前,癌症的早期发现正在接近一个临界点,因为生物学的洞察力和技术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2154-1331708.html

上一篇:近期放疗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治疗是否会增加毒副作用?
下一篇:智能老龄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收藏 IP: 66.108.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