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开窍的几个层次

已有 4135 次阅读 2018-10-2 11: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的智力开发,无一例外都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彻底天生智力学识高超的人是不存在的。然而,虽然知识的学习和教育非常重要,但经历同样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之后,不同人的智力开窍程度有显著的区别。大致可划分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智力和领悟力低下,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无法过关,因此谈不上开窍的问题;

第二层次,智力和领悟力平庸,缺乏足够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领悟能力,不论是否有好的导师也不能开窍;

第三层次,智力和领悟力较高,但缺乏足够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领悟能力,即使遇到了好的导师,所的开窍也很有限,很容易出现智力瓶颈,只能开较低层次的窍,极难再次突破;

第四层次,智力超群,领悟力一般或较高,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遇到高水平的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思维方法的指引,因此没能开窍,最终泯然众人,只是比第三层次的普通人强一点而已;

第五层次,智力超群,领悟力较高或超群,且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高水平的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思维方法的指引,因此最终开窍,成为了真正杰出的创造性人才;

第六层次,智力超群,自学能力和领悟力都超群,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要能接受到正常的知识书本和知识教育,无需他人的专门指点也可通过自学和自我领悟而迅速开窍,这是最顶级的人才。

从分布来看,第一到第六层次的人总体呈纺锤形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一二层次多于三四层次,第五层次的人很少,第六层次的人极少。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过大学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人群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处在第二到第五层次之中,而且越好的大学,高层次的人越多。但是,再好的大学真正能达到第五和第六层次的人都极少。

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在第四五层次的分化中,决定其是进入第五层次还是落入第四层次的关键在于其所经历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在其智力成熟的最重要阶段,即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当然也包括高质量的民间学徒式教育,但在这种教育中质量超高的极为少见)所经历的教育的真正质量的高低,而且,其中重中之重的关键在于:其在此阶段中所遭遇的导师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其是否能跃入第五层次。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第六层次的顶级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处在第五层次的次顶级天才和顶级人才的数量,往往是由该社会的导师质量来决定着的。真正高质量的导师越多(这种导师本身通常就是第五甚至第六层次的),所带出来的第五层次人数就会越多。反之,导师中第五六层次的越少,则会导致大量具备跃入第五层次能力的人最终落入第四层次甚至第三层次,从而导致该社会里新增出的第五层次的人就会越少,甚至可能最终导致形成某种恶性循环而误己、误他甚至误国。

最后的总结是:对于一个大的系统和社会来说,第一到第六层次的人才是一个动态演化关系,而且同样存在‘要么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的发展演化规律,而决定这种演化走向的,是该系统或该社会中对待第五和第六层次人才的做法和心态(即不仅包括社会制度的安排与运行状况,也包括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群体心理特征)。

2018年5月2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38385.html

上一篇:又到了国人竞夺‘预测诺贝尔奖奖‘的时候了
下一篇:开窍的三种标志
收藏 IP: 223.68.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