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基(即刘伯温)和宋濂乃是明朝开国的两位元老。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大文豪,其散文虽传世不多,据笔者管见,仅从所见的几篇散文即可解读出两人迥然不同的文风和人品及个性特点。
例如,刘基在《司马季主论卜》一文中说道:“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又说“吾闻之,蓄极则泄,闭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绯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这是作者借题发挥,通过讲述“秦人东陵候邵平因被朝廷贬职,削职为民,而向汉楚人司马季主问卜(即算命)”的故事,以主人公所说的一番充满哲理和比喻的言论,讽寓当时的社会和朝政,也代表了作者本人的某种“感同身受”。其文最后说道:“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此话的言下之意是,一个人应当宠禄不惊,不为功名利禄或成败得失而烦恼。他在文中最后又用比喻的笔调曰“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固者新。”
意即一切事物的循环往复都是自然常理,何必要来占卜呢?作者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看穿一切事物的真谛,对一切变故,泰然处之而不惊,即现代人所讲的“顺其自然”。刘基在他的另一篇散文《卖柑者言》中,则更加露骨地表达其对大明王朝的不满,真是“有棱有角”,毫无卑躬屈膝之气。
然而,和刘基的文风迥然不同的是,大文豪宋濂。他在其《阅江楼记》中,扬扬洒洒书写出一篇描绘金陵帝王霸气的“天时地利”壮观美景图,该文大大颂扬了明太祖的开国功德及朱元璋对阅江楼的命名,这篇充满赞美之词的散文。文首开头一句曰:“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於兹,始足以当之。。。”意思是说,金陵本来就是帝王之州,但自六朝以来(即指三国之东吴,到东晋,宋齐梁陈,谓之六朝),直到南唐(即五代十国之南唐),金陵虽然作为都城,却都仅仅是那些偏安一隅的朝都。只有到了我大明朝,在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帝的领导下,才成为全国大一统的国都。在此定都,名符其实,当之无愧。故又称金陵,即后人所称之南京。云云。接着,文中又以歌功颂德之笔调,叙述阅江楼之壮观和来历。其文曰:“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庐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赐名为“阅江”云。这里所谓“庐龙”乃指狮子山是由江宁县西北二十里的庐龙山脉延伸而来。恰好当年明太祖曾伏兵于此大破陈友谅的部队。这篇散文虽然词藻华丽,但写得并不精练,文如其人,它恰好与电视剧《朱元璋》中所描摹的太学宋濂其人的个性极为吻合。他在朝中虽满腹经伦,但却处处胆小谨慎,虽极力恭敬朱皇太祖,但仅官至太学。毕竟后来仍被朱元璋所害。这就是历朝历代愚忠的下场。
可叹可悲的是,历朝历代许多文臣武将,大都对上峰(如帝、王)竭尽了忠、温、善的为人品德,但最终又都逃不出帝王的惩罚。这就是历史的悲剧所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