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各地出版部门为了普及科学教育,出版了大量的科学普及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有科普教材、百科全书、或翻译国外科普读本,等等,多种版本。许多科学家或科普作者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笔者注意到,不少科普作品,缺少严格的质量审查,既有出版技术质量问题,又有科学内容和水平质量问题。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令人担忧,因为前者问题不少,后者则问题多多。
就出版技术质量而言,诸如掉页、漏页是常见现象,有的竟然整个数十页未装订就出版见书了,笔者就曾买到过这样的书或教材。对此,笔者另文再议。本文仅就科学水平质量方面的问题举例说明。由于涉及科学内容或科学概念,一般读者是不易发现的,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往往因他们求知若渴,又是首次接触这些新的概念,特别容易受到误导,从而影响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概念的认识,形成‘先入为主’的错觉,对今后有关科学概念的建立,具有不小的潜在影响。
就以我所见到的几本书(21世纪刚出版的)中有关“气候”的科学概念来说。有一本浙江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这本封面标有“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字样的书,装帧尚算考究,但书中有关科学内容却有不少讹误之处。其中第47页对“温室效应”所作解释基本正确,可是到了第140页又用“温室效应”为题作了专门介绍,但却与前者完全不一致,其对“温室效应”的科学概念解释,可以说,不但不恰当,而且非常不严格。例如,其中一段写道:“地球大气能截留来自太阳的热量,使大气维持生物生存的舒适温度。”这一句话,含糊不清,不但没有说出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的物理本质,而且容易使人误解,以为大气可以“截留来自太阳的热量”后面一段话更是含糊不清,“大气中能锁住太阳能量的气体叫做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如水汽、二氧化碳和甲醛”,温室气体中哪会有‘甲醛’?明明是‘甲烷’却被错译为‘甲醛’,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更奇怪的是,什么叫“锁住太阳能量”这完全是英译者的想当然,对于科学概念,恐怕不能用艺术的浪漫语言吧!笔者不解,为什么在第47页所用过的正确解释在此避而不谈,却偏偏用上面这段错误百出的话?事实上,所谓温室效应及其温室气体,可大致解释如下:到达地表的太阳能一部分被反射回大气,另一部分被陆地和水吸收并转化为热量。当地表受到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照射而被加热后,地表以红外线辐射的形式把其中一部分能量辐射回大气。而这种红外辐射只有一小部分能直接穿过大气进入太空,大部分却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以致于在地球外围形成一个可以保存大气热量的“毯子”,就象普通玻璃花房所形成的‘温室’一样,这一物理过程就是地球大气本身所固有的“温室效应”。尽管笔者并未看过原著,但可以设想,外国气象专家不会连“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都不知道吧?唯一的可能是译者有误。
无独有偶,在另一本供中小学生用的,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宇宙百科》字典式的科普书(书厚如英汉词典)中竟然对“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等基本概念作了完全错误的解释。在第156至157页的“地球大气”条目下的“温室效应(157页)”这一小节中,作者这样写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这里,作者将地球大气所固有的温室效应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造成的地球增暖过程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段话是非常使人误解的错误概念,应予纠正。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仅仅只用三言两语,可能还不足以说清问题,而需要较大篇幅的专门铨释(笔者将在另文阐明,这里从略)。接着,文中又说:“破坏大气层与地面红外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象“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等等。当然,还有很多不准确不严谨的说法,不一一列举了。仅就上面对于“温室气体”的说明而论,“破坏大气层与地面红外辐射的正常关系”到底是什么正常关系?完全是一片混乱的概念。其后又以所谓“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象“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来段章取义地说明,使读者在不明物理原因的情况下,接受一种支离破碎的物理概念。这对于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中学生,不但没有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将一种似是而非的概念模模糊糊地印入他们的脑海。其后果可想而知。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了。
总之,现在的科普作品,应当大力提升质量,尤其是各级出版社,更不要见利忘义。好书一定要出,但不上水平的书,宁可不出,作为写作者没有把握的写作,宁可不写。这就是笔者的观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