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哲文先生走了
刚刚看到新闻,罗哲文先生走了,享年88岁。作为最后一名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罗先生在世时指导了不少古建筑保护工作,让我这位消防工作者也能够知道并记住先生的大名,可见中国人口虽然多,可是真正的专家并不多,能够出身名门并持敬修业的老专家更不多。大家都称呼专家为砖家,只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专家是啥样子,怪谁呢?怪砖家水平不够,还是怪自己见识太少?
我对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关于修复古建筑,算不算真的古建筑的问题。如果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技术”,那么即使是新建筑,也可以算古建筑。我当时很惊讶,可以这么等价么?后来见识多了,了解了东方建筑的材质特征,不得不承认,如果按照原物长存的观念,中国是没有什么古建筑的,因为东方建筑以木材为主,木材是难以不朽的,无论是传说中的鹿台,章华台,还是唐代扬州的迷楼,明清故宫的景福宫,不都是毁于大火么?与燃料共存,消防风险长存,所以以新换旧是自然的选择。形制、结构和材料都好说,就是工艺技术比较困难,古代建筑充满了奇技淫巧,却没有手册保存,教我们恢复鹿台的制造技术,何其难也?倒是放火技术,从古到今没有很大的改变。“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按理说来,古代建筑应该是最重视消防的,实际并非如此,所以岳阳楼早已焚毁数次,故宫三大殿也不是本来的设计了。梁思成认为,古人缺乏不朽的观念,所以古建筑难以保留。我想,何止古建筑啊?各种制度也是得过且过(钱穆的说法,不是原文),一遇改革,就遇阻力,只因为眼前的需要而放弃长远的好处,说起来还少么?美国木材多,使用木材很便宜,可是最近200年的政府建筑都是强调不朽的,所以古罗马的柱子比比皆是,随便一栋建筑保存500年没有问题。至于制度,一直在改变,却是按照先人制定的程序进行,更反应当时的民意。不是说资本主义更重视眼前利益么?还是文化特色导致鼠目寸光?我也不懂东西文化的差别,只知道一点古建保护的常识,东方的观念对西方的观念有很大的差距(当然是在文物保护上,别乱引申)。
先生最足以自豪的出身,就是当年他是考入中国营造学社的。按照当前的标准,营造学社是私人的,没有通过教育部批准,是标准的民科组织。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名声?主持者名气大,这是一方面,营造学社从事的文化事业影响大,这是另一方面。可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营造学社是私人的团体,是以人为本的自发选择。那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并不是为了名利而走到一起来的,那些官场老爷们也没有因为营造学社的私人团体身份而加以刁难,后者是阻碍国内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并没有察觉而已。从男科大被收编,就可以看出教育部的神通广大。既然神通广大,为什么培养不了人才呢?因为政府机构的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被利益集团所利用。中国标准建设最反映这一点。中国科学社,最早是成立于美国留学生中间,与营造学社一样是私人团体,小圈子运作,靠的是个人的参与和志愿。解放后,因为不合政府管理,被解散,80年代又重新开办,这时已经是政府衙门结构了,缺乏专家和领导。专家算个啥?还不是被领导的对象?所以专家的积极性没有了,衙门也就稳定了,标准也就四平八稳了。中国制造难以走出国门,一旦出了国门就得依靠国外标准,只因为我们的标准建设过程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长官意志的结果。我们看不出,只因为没有比较,看不到其他国家的过程,得其形而忘其意,这是制度性的问题,难以从某一方面深入讨论。
有道是,故人已乘黄鹤去,神州难觅古建筑;形似神似看工艺,木建保护靠消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