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泡菜熏死人,科盲笑话多。看昨日新闻:有西安某泡菜加工厂,因添加剂使用过多,导致工人被熏死云云,笔者感到好奇。火场都没有熏死的说法,为何泡菜能死人?熏死是外行人的说法,消防领域的气体致死严格分成中毒和缺氧两种,并没有熏死的说法,那么怎么会死人的呢?
“在西安有一个泡菜加工厂该加工厂是非法的。里面所加工的泡菜都是使用添加剂!由于添加剂使用过多,导致空气产生了一些损害人体健康刺激性的化学物质,而在 里面加工的一位男子由于下去捞泡菜时不幸吸入过多的化学物质被熏死。而正在加工的两名男子看见后跳下去进行营救,想不到的是跳下去后由于下面的毒气太深, 两名跳下去的男子也通通被熏死了! ”
原来,作者也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只要是跟添加剂有关,就往添加剂上头靠,利用人们最近对添加剂的恐慌心理,嫁祸于添加剂,其心可恶。 既然是添加剂,而不是组成成分,意味着其含量非常小。如果非常少的添加剂能够让人中毒,其毒性一定是相当大的,怎么会选作添加剂呢?难道老板不怕死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问题。
仔细看新闻,三位死者都是跳下去,也就是说,当时的泡菜池地势比较低,其上必然汇聚了生物腐烂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原来,这是一次典型的缺氧窒息事故,与添加剂无关,与气味无关,与汇聚的气体导致氧气浓度低有关,与三人没有呼吸防护装置有关。这是一次典型的程序和操作失误,根本没有什么被化学物质熏死的可能。如果真的是熏到了,人们逃走就是了,为什么很快就昏迷,迅速就致命?这是典型的缺氧窒息的症状,因为缺氧而脑部昏迷,引发逃生障碍,被动身死,抢救不及。以前农村的地窖,经常储藏山芋等农作物过冬,春暖花开时节,需要提货了,各种教科书一致告诫,一定要把一根蜡烛先放下去,如果蜡烛能够持续燃烧,则氧气浓度不低,可以下去提货。如果蜡烛熄灭,则氧气浓度较低,需要持续通风一段时间,以观后效。那么,蜡烛实验可以证实的氧气浓度是多少呢?蜡烛火焰在11%到16%之间熄灭。如果是热环境,蜡烛可以在11%时熄灭,如果是冷环境,蜡烛可以在16%时就熄灭。当然,如果环境温度是炉膛,那么蜡烛的熄灭氧气浓度可以达到0%,也就是说,如果温度足够高,蜡烛对氧气浓度的依赖就很小。在常温下,我们认为一般氧气浓度低于13%时,火焰不能自持。在此浓度下,人类还可以坚持一会儿,再低就不行了。
如果火焰不能自持,那么人可以存活么?不好说,取决于浓度和停留时间。浓度大,则停留时间短,浓度低,则停留时间长。对于氧气浓度来说,反过来。这么简单的看上去非常粗浅的定律,叫做哈伯定律(Haber’s Rule)。Fritz Haber,以合成氨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化学家,最大的生理学贡献是哈伯定律。不过,他是战场化学战和毒气战的鼓吹者和实践者,被很多同行所鄙视。
看了这则新闻,深感教育制度的问题。如果这是一道思考题,学生们很快知道答案。但现在这是生活常识问题了,人们就来不及细想,或者不愿多想,于是灾难就连续不断地发生,谣言到处流传。生命有时很强大,人体可以很长时间耐饥耐渴耐高温,生命有时很脆弱,火场一口毒气就让人瘫倒,1%的一氧化碳浓度可以让人在几分钟内毙命。能否尊重知识,热爱生命,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泡菜真的能熏死人么?笑话。
类似于泡菜熏死人的常识问题是“让领导先走”。但凡有常识的人,转念一想,不对啊,逃生的时候,谁会注意到别人说了什么话?有谁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被动就死?如果大家真的是被“让领导先走”耽误了,那么友谊馆内曾经发生的四处群体踩踏,该当如何解释呢?是群体踩踏造成逃生延误,而不是一句话造成逃生延误。不管这句话是否有人说过,这句话并没有影响逃生进程,这是可以用火场伤亡结果来证明的事实。“让领导先走”导致火场伤亡?迷思。
迷思,Myth,原来指的是神话,现在通常用来指代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错误认识。比如,人们认为一人恐慌会导致群体恐慌,一个喷淋头动作会导致全场都洒水,火场牺牲一定是烧死(其实大部分是烟气中毒),火焰一定温度高等,没有经过真实的测量和实验,很容易相信这些迷思。只有通过鲜活的例子,指出其中的荒谬之处,才能达到科普的效果。笔者也只能在消防领域提一点看法,就算班门弄斧吧。
有道是,泡菜熏人近笑话,领导先走有迷思,真金不怕烈火炼,破除迷思靠理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