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一渠兼担水火事 ----江西宜春李渠消防功用考 精选

已有 5980 次阅读 2011-7-12 10:1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考古, 消防文化

  一渠兼担水火事  

----江西宜春李渠消防功用考

千百年来,人们广泛使用的唯一的灭火剂是水。用水灭火,具有经济性、可获得性、环境友好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可是某些缺乏水源的地方,消防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条水渠是完全为了解决火灾用水问题而疏浚、再疏浚,前后一千多年。认识其中的火灾问题和当地对策,对于我们认识火灾文化和气候关联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条著名的水渠称作李渠,前后修复16次,主要的目的居然是防火,值得深入研究。

唐元和四年(809年),李将顺就任袁州刺史。由于城内用水靠井,或向汲取秀江水的贩卖者购买,因此用水非常不便。809年前后,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火灾高发季节,前有韦丹在江南西道“教民制陶改屋,老幼思之不忘”,后有柳宗元在永州“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徒跣走出,坏墙穴牖,仅免燔灼。”说明当时江西湖南有一种便于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而且当时人民的竹制木屋极易燃烧,于是袁州(宜春)的火灾问题的异常突出就不奇怪了。

 因为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导致的饮用水不卫生、水荒现象也时有发生。于是李将顺率众将发源于城西仰山的清沥江(南山水,又称古江)下游的官陂及其支流沙陂水,引至城西北郊麟桥与秀江合流,又在位于宜春城西之扇状盆地的扇头处陂头设堰取水,使江水灌溉西郊200余顷田地,同时又修渠疏导入城,使之成为城内供水水源,下水通道。最后在城东门外的赤板桥重入秀江,一举而改善了袁州城内的供水状况,这就是李渠。

西起清沥江(今沙背桥附近)、东入秀江河(今区粮食局宿舍院后入河)的李渠,全长约十华里,明渠段宽、深均1丈左右,砖砌清水墙体,渠上建有斗门、桥梁,暗渠同样采用砖砌清水墙体,坚固无比,顶采用定型砖清水砌筑,高宽比1/3。仿古桥拱型建筑,主渠宽1.2米,高1.6米,支渠宽约1米,高约1.4米,拱上覆土而成暗渠。整个李渠工程由以下几个项目组成:一、开河引水:将发源于仰山的清沥江水和其支流沙陂水改道,引至城西的林桥与秀江合流。二、设堰取水:在改道河段扇状盆地陂头处设堰取水。修建明渠,灌溉城西郊几百亩的耕地。另一部分水经明渠流入城区。三、导水入城:李渠进入内城,穿城而过,上游段采用明渠,中、下游采用暗渠,设有三条接水渠,三条泄洪减水渠,组成城市水网,分别穿越城壁流入秀江。四、附属工程:明渠上建有大小斗门37座,大小桥梁27座。

 

古李渠对于宜春古城,除了作为水利工程所拥有的防洪排涝、供水等功能外,还兼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是防火功能。古代造房多以竹木架构为主,城市内人居密集,房屋连片,加之城内烟火集中,发生火灾的频率较高,整条街道毁于火灾者不胜枚举。必须从城河引水入城,以作消防之用。袁州历史上曾两次毁于大火,皆因城内无河水可用于救火之故。至唐元和年间,修李渠引河水入城防火,才消除了这一大隐患。

二是灌溉功能。城市人口密集,需要供应粮食和蔬菜,在城河内外周边的田地种粮、种蔬菜,乃至水产养殖,可改善城市供应,也节省了从远地调运的财力物力。

三是净污功能。由于城河水体的存在,客观上起着生态功能和纳污净化功能,城内的生活污水往往通过下水道流入城河,或外泄,或为自身水体所净化。这一点,徽州汪村的水源布局与之类似(规模较小),上游洗衣洗菜,下游洗马桶,两不干扰。至于蚊虫,就不是主要的考量了。

李渠自修成至今已近1200年,历史上先后疏浚过16次。其中比较大的疏浚发生在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和天禧三年(公元1019),主要目的还是用于防火,也兼有灌溉功能。前一次的主办人是王懿,至道间,知袁州时,州多火灾,疏唐李渠以备之。民歌曰:李渠塞,王君开,四民惠利绝火灾。袁延庆天禧初,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 通判,有能名,刺史李龟从异待之,州务多委决。复旧渠以备火灾,立疏泉亭,刻石记其事。从《中国火灾大典》我们知道,公元9971019年,都是中国的火灾高发年,人们缺水,自然要抱佛脚,临时疏浚。在南宋的宝庆三年(公元1227)还有过一次大的疏浚(还是因为防火需要)。史载:当时在袁州城,包括城西郊30余户在内约200户市民获益于渠水,渠水流经市中心的部分屈曲迂回地灌溉密集地块,郊区除60余户用水农户外,在冬季施工时,每日还有来自近邻的数千名役夫参加李渠修竣工程。足见在整个宋代(宋代寒冷,火灾高发,整个社会谈火色变),李渠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此后直到清代的道光四年(公元1824)才又有过一次大的疏浚,此次修浚离上一次大规模疏浚已有600年之久,其目的是什么,史书上找不到相关记载。李渠的最后一次疏浚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不久它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不过,对于长期生活在宜春城里的人来说,20世纪70年代,还能看到位于大北门(今袁州大桥侧)和今天重桂路临河处的两个出口,用城砖砌成的水道,其宽大雄伟即便在今日也是值得称道的,可以和罗马的著名引水渠比较长短。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条水渠能够如此同火灾相关联。从当时的火灾气候判断,至少有三次疏浚是因为火灾,可以说李渠是中国古代的消防用水专用渠。李渠之所以在南方出现,大概和南方的湿度有关。湿度,允许人们密集居住在一起,而不必担心火灾问题。可是一旦气候变冷,风干物燥,那些密集居住的燃料,就是火灾高发的危险地带了,由此带来了消防用水的需求。仔细研究李渠的变迁,可以琢磨出气候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不信乎?

有道是,江南水乡多火灾,木屋多灾井不足,李渠开得及时水,时时疏浚救火忙。


注:笔者从未到过江西,完全根据各种博文和《李渠志》在胡扯,只有消防历史与气候是笔者所长,其他都是“借鉴”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464039.html

上一篇:高铁畏烟甚于虎
下一篇:泡菜也能熏死人?
收藏 IP: 173.66.142.*| 热度|

5 谢鑫 袁斌 刘钢 zhangcz07 vt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