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导师和“只想拿个学位”的研究生如何成为命运共同体? 精选

已有 10621 次阅读 2021-5-3 14: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随着研究生的大幅扩招,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在明显下滑。这是事实,不应该回避。现在导师和研究生许多矛盾的根源,就是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只想拿个学位”,而导师却将研究生做为“科研主力军”来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两者目标不匹配,矛盾就自然产生了。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我觉得,从教育的目的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提供附加值:把2变成3、把4变成6、把7变成10。初等教育偏重于平均素质的提高,而越是高等级的教育,就越偏重于高端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显然是高等级的教育,所以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群体中优秀学生的培养。在研究生大幅扩招的现实情况下,这也是无奈的选择。所以,对于“只想拿个学位”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教育附加值就应该可以了。具体地讲,就是导师给个题目,学生还算努力、做的差不多就行了。导师协助学生发个论文,达到毕业的硬性指标就放行。那么,这样培养研究生怎么能让导师和学生成为命运共同体呢?

  带研究生是大学教授工作的一部分,不得不做。对于一流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个负担(“天地境界”的一流学者恨不得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专心思考问题)。我的博士后导师Zadeh教授就对我抱怨过,说在大学工作不得不带研究生,没办法,很无奈的样子(Zadeh教授面对的是 UC Berkeley的学生啊,都是这种感觉)。按照上面的“附加值原理”带研究生,导师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因而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做自己的科研。这样,导师既完成了工作任务(不得不带研究生)、也没有花费自己太多的时间精力,而学生也拿到了学位(这里的学生是“只想拿个学位”的学生),这就是命运共同体。

  对于从心底里想做科研的优秀学生,老师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学生可以随时敲老师办公室的门(在Berkeley期间我就可以随时去敲Zadeh教授办公室的门),和老师探讨学术问题。我们在港科大就是这样,办公室的门总是开个缝,随时欢迎同事和学生敲门来探讨学术问题。其实,我们在港科大的做法也是传承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传统。如果导师自己是一线研究者,就会很欢迎和欣赏想做学问的学生(比如Zadeh教授就是看了我的论文之后,亲自给我打电话把我招过去的,而如前面所说Zadeh教授是很不愿意带学生的)。和这样的学生探讨,绝对不是浪费时间。对于导师来讲,这也是向学生学习的机会。我的博士导师Mendel教授有句名言:我从他那里学不到东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所以,因材施教,用上面的“附加值提供式”或者“放羊式”的方式培养研究生,一不会耽误真正想做学问的学生(我的硕士导师戴冠中教授对我就是“放羊式”培养,让我受益匪浅),二也为那些“只想拿个学位”的学生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通道,避免了许多矛盾的发生。这样一来,无论对于什么样的学生,导师和学生都是命运共同体,目标一致劲往一处使。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导师自己必须是热爱科研的一线研究者,并不依赖学生来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如果导师不是一线研究者,需要研究生来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那么在与“只想拿个学位”的研究生的交互中,矛盾与冲突就很难避免了。

 

相关博文

《如何让导师和研究生成为命运共同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84207.html

《为什么学者一定要发表单一作者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47832.html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84891.html

上一篇:科研的四种境界
下一篇:五四青年节:致年轻的导师们
收藏 IP: 161.81.76.*| 热度|

26 周阿洋 蔡宁 王安良 郑永军 武夷山 刘立 罗春元 李万峰 杨正瓴 张红光 郁志勇 黄永义 曾杰 孟佳 周忠浩 王林平 陈新平 钟定胜 梁洪泽 何青 赵志宏 刘全慧 农绍庄 张迪 姚远程 赫荣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