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如何让导师和研究生成为命运共同体? 精选

已有 12912 次阅读 2021-4-28 16: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科学网》上长盛不衰的话题。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导师们谆谆教诲的博文,以及研究生用生命反抗的报道。本来,导师和研究生应该是命运共同体。那么,是什么把导师和研究生推到了利益的对立面呢?我觉得,一个核心的因素,是导师自己是不是一线的研究者。如果导师自己是一线研究者,那么导师和研究生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反之,两者的利益会出现根本性的冲突。为什么这样讲呢?下面容我慢慢分析。

  我在美国读博士时,我和导师就是命运共同体。我们一起研究问题、一起推敲细节,在苦思冥想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进展受阻时一起发愁,难题解决后一起欢呼。我们是科研路上的伙伴,是克敌攻坚的战友。本来,导师和研究生就应该是这样的关系,我和导师的这种关系并不是特例,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型大学中是普遍现象。那么,形成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导师自己必须是一线研究者(自己做实验、自己编程序、自己推公式、自己证定理)。科学研究就是“黑屋子里抓黑猫”,只有亲临第一线,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如果做到这一点,导师和研究生的许多矛盾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或者化解。为什么这样讲呢?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如果导师自己是一线研究者,靠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完成主要的科研任务,那么就不依赖于学生。这样,导师和研究生各自的角色就从根本上理清了。导师的任务本来就是培养与引导学生,而不是让学生给自己干活。导师和研究生本来就应该是科研路上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只有导师是一线研究者,才能保持对科研的感觉,成为合格的导师。科学创新是计划不来的,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才能取得突破。如果导师长期不在一线钻研,就会失去对科研的感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给学生指明方向。结果是,导师埋怨学生不努力,学生埋怨导师瞎指挥,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3、如果导师的主要心思在钻研学问,就会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形成静心钻研学问的氛围。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们也会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这样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达到毕业的要求。研究生毕业一定要有科研成果,而成果不是逼出来的,也不是焦虑出来的,而是静下心来做出来的。如果导师是一线研究者,就很容易营造静心钻研学问的氛围,形成良性循环。

  4、如果导师是一线研究者,就会体会科学创新的艰难,这样就不会对学生提出盲目的要求,避免许多矛盾的起源。学生初入科研之旅,需要鼓励。作为一线研究者的导师更容易欣赏学生的点点进步,制定合理的科研目标,在鼓励与引导中促进学生成长。

  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型大学里,大部分教授一生都是一线研究者。他们奋斗一生,成就一生,童心不眠,初心永驻。在我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金融工程,自动控制,社会心理学)有许多这样的学者。我的导师Zadeh教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都在开辟新的领域:30多岁提出状态空间模型,引领现代控制理论;快50岁时开辟模糊领域(当下火热的计算智能三大支柱之一);70多岁开辟词计算领域;去世的前一年(95岁)还在做报告介绍他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做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Hinton教授就更是这样了,70多岁了还在努力推翻自己积累了三十多年的成果。

  在金融工程领域,索罗斯60多岁时阻击英镑,获利10亿美元;80多岁时做空日元,获利至少10亿美元。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长期积累、做足功课。他73岁出版专著“The Alchemy of Finance”,介绍他自己的“Theory of Reflexivity”。还有我认识、并在他家住过三个晚上的华尔街金牌交易员Lupien,70多岁了一直在读论文、做交易。经常发一些论文给我,共同探讨。

  总之,如果导师是一线研究者,与研究生在同一个战壕里作战,那么就自然而然地和研究生成为命运共同体。反过来,如果导师以领导者的角色出现,就一定会与研究生的利益产生冲突,也就无法和研究生形成命运共同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84207.html

上一篇:如何正确理解与使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下一篇:科研的四种境界
收藏 IP: 161.81.76.*| 热度|

47 赵志宏 孟利军 卜令泽 李宏翰 姚伟 刘立 曾英杰 李剑超 赫荣乔 孙东昌 杨正瓴 徐长庆 李可 王安良 刘力源 黄永义 农绍庄 邝宏达 石岩 王兴 彭真明 梁洪泽 王飞 钟定胜 冯兆东 董铭涛 陈新平 樊佳业 丁凡 孟佳 王恪铭 雷宏江 周忠浩 张成岗 谢力 王琛 宁利中 冯大诚 任卫军 周阿洋 杜占池 张鹰 罗娜 马鸣 王羽青 张明武 孙志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