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智库数据】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与众不同”的评价方式

已有 2806 次阅读 2018-11-14 11: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智库数据】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与众不同”的评价方式

11月1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3个一级学科,共有460所高校的4999个学科点上榜。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采用的学科口径是教育部最新《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在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


一、与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比较


2017年排名榜单包括91个一级学科,共有453所高校的4756个学科点上榜,2018年排名榜单在一级学科数、高校数和学科点数量上都有所增加。


一级学科方面:2018年榜单较上一年度增加了林业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两个一级学科。


上榜高校情况:西藏民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塔里木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临沂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江汉大学、吉林建筑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20所高校进入榜单;兰州交通大学、大理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沈阳音乐学院等11所学校退出榜单。(不包括合并、改名的高校)


学科点数量方面:除了林业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两个新增的一级学科外,化学等64个一级学科较2017年的学科点数量有所增加,增加数为1-17个不等;地球物理学等16个一级学科的学科点数量与2017年持平;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一级学科较2017年的学科点数量有所减少,减少数为1-39个不等。详见附件一。


二、与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比较


作为目前国内学科评价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排名/学科评价,软科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和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在学科划分、指标设计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各有特点;将二者进行比较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表1 国内两大学科排名简况对比表

1.png


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包括了学科评价的多方面内容;指标权重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科的差异性,每个一级学科各有一套指标权重;评价方式上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更好地评估学科的整体实力;数据来源采用学校填报与第三方数据相结合方式,解决了学科划分与数据准确度的难题;“分档”的结果展示方法也较好的解决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矛盾。


软科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则为我们提供了评价学科的另一种视角。与当前普遍流行的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是,软科认为,只有完全基于客观指标的评价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而且其结果更容易被理解和解读,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在指标体系上,软科注重师资和科研,对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关注较少;针对理科学科和文科/交叉学科在学术论文的指标上设置了不同的标准,以体现学科差异;直接通过各个指标维度的最高分体现对各个指标的侧重程度,不再单独设置权重;最具特色的是软科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评价指标不包含任何主观调查和评价,采用的都是公认能够反映学科水平并且能够被有效测量的客观指标,属于完全的客观评价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指标的数据全部来自第三方数据源,然后进行规范化数据清洗和学科归类流程处理,有效避免了高校对数据进行堆砌和包装。


尽管软科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与目前国内外几大主流的学科排名在指标和评价方式上不尽相同,甚至有些“背道而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独特的指标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数统计,甚至是“叛逆”的评价方式,为我们理解和评价学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附件一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科点变动情况统计

2.jpg



作者 | 于鲁江,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规划专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146182.html

上一篇:【智库数据】哪些双一流学科进入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下一篇:【域外动态】哈佛审判: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比冰冷数字更有说服力
收藏 IP: 112.65.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