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界限与自我实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自我源于思考 逻辑思维,创新实验,完整自我——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知识传播体系

博文

发行数字货币的系统性风险

已有 6055 次阅读 2019-9-16 16:04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 比特币, 金融风险

货币的虚拟化(无现金支付,或流通现金减少)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主流,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发达的今天,我国大部分的日常交易都是电子支付形式实现的,现金支付场景越来越少,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向“无现金”城市发展。

货币虚拟化的同时,也导致了虚拟货币的出现,如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还有一些代币也纷纷出现,各游戏网站的游戏币,以及可在某平台供用户之间交易的代币,如腾讯的Q币。

许多国家允许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使用,委内瑞拉还发行了自己的数字货币“石油币”,还有不少国家认真考虑并正在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计划。

中国人民银行(我国央行)一直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并且,还筹备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来推动这一事项。近期更是放出风声,数字货币马上面世。虽然相关机构单位对技术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但对于系统性的风险,却较少考虑。

一、发行成本高企及与现有金融软件系统兼容性风险

比特币被我国和大部分国家禁止,除了它与计算能力绑定导致高耗能以外,就是它的匿名性,无法监管从而导致滋生犯罪。那么,一旦我国央行发行虚拟货币,它必定是实名的,可监管的,并且是安全的。

数字货币的发行,虽然技术上完全可行,但发行的技术成本必须要考虑进去。少量的数字货币成本不高,但若要大规模发行虚拟货币,每一个货币都要进行虚拟记账,即便记账采用分布式,存储在用户的电子设备上,但若考虑到银行结算成本,中间支付交易平台的成本,以及持币人之间直接的交易成本,其平均社会成本肯定要高于现有的电子支付。

而数字货币的结算需要新的软件系统,并且这一系统需要与证券交易系统、外汇交易系统等兼容。随着数字货币使用规模的扩大,数字货币的软件系统可能远远要超出当前的电子支付金融软件系统。引发一系列系统兼容性风险。

二、数字货币体系会与现有货币体系冲突

在解放战争时期,各个解放区采用不同的货币体系。中央一开始采取“互不流通、相互支持”的政策,随着解放区扩大,渐变为“固定比价、混合流通”,并且开始只发一种货币,停发另一种或另几种货币,最后统一由央行发行人民币,为建国初期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那么,央行现在如果要发行数字货币,它应该是人民币的数字化,而不应当另立一套货币体系,二者之间不能产生浮动的兑换关系。

不过,委内瑞拉的石油币,为了扩大流通从而募集更多国际资本,给出用石油币购买石油打七折的优惠。这样,使得石油币与本国货币兑换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投机的发生。

所以,不能排除在数字货币发行之初,有人为了投机,而炒作数字货币,导致数字货币“升值”,使得原有货币体系与数字货币体系冲突。

三、金融监管风险的增加

虽然采用实名等手段,但数字货币的发行,仍然可以使流动性有较大提高。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风险。如果大量发行数字货币,那么,人们会把货币存储在自己的电子设备中,一旦涉及出入境,兑换外币,都会增加监管的困难。

而少量地发行数字货币,又会引起投机行为,特别是国际炒家介入,更会引起金融的不稳定。办一个数字货币交易所,作为货币蓄水池的想法,注定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发行新的数字货币,必定会鼓励其它的虚拟货币滋生泛滥。如去年就有了新的传销模式“五行币”,虽然它只是打着虚拟货币的幌子。但这类事件,对于正常的经济金融生活是不利的。

总结:

目前的电子支付已经能够完成货币的虚拟化,无现金生活已经成为可能,没有必要再发行新的数字货币。而且,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经实现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全覆盖。

发行新的数字货币反而有增加成本,与现有货币体系形成冲突等缺点,并会增加金融监管的风险。发行数字货币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需要慎重考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871-1198215.html

上一篇:关于通货膨胀与物资价格
下一篇:新药发现探究——在复旦大学药学院的报告
收藏 IP: 114.95.2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