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栖溪文社留青雅集,莫非兰亭之事乎?

已有 5835 次阅读 2015-6-20 22:54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五月端午,骆家庄。栖溪文社雅集留青,适逢骆家庄龙舟盛会。庄有2000余人,团聚共餐,欢笑宴宴,蔚然壮观。午间锣鼓声喧,爆竹起伏,龙舟竞发。文社诸友即此诗词书画,意兴翩然。乃相互谓曰:今日之事,也是文化风雅深入民间的一次公益活动。

大约在一周前我又一次提到了亚里士多德,那是想到12年前自己在一套丛书序言中写过一句话: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人是逻各斯的动物。”哲学家关于逻各斯(logos)的话题,深邃而又玄妙,我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语言学家,所以当略显神秘主义的符号学家言及意义建构的时候,我把“逻各斯”就简单地看作符号,因为这更切合我的专业营销传播。多年来我们做广告做设计的时候,很习惯地便把标志符号称之为“logo”。所以就直接单纯地把亚里士多德的话,转化为“人是符号的动物”。

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符号。栖溪文社发起者陈野研究员本是我少年时代的朋友,如今于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担任所长,曾长期负责浙江省地方志编撰工作,于文化史尤其中国绘画史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下面《惜红衣》词中“飘然素袂”句,就是写青春留存在脑海中的记忆。人生中的交集说到底都是一种缘,栖溪文社原本是她主持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大课题的一个插曲,但我却在想也许这个小插曲正在建构一个非凡的意义。她讲在对这些已经城市化的乡村进行问卷调查时,村民们对“赛龙舟”最集中的回答就是,龙舟赛展示了村民们的精神,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一种符号。或许当我们以文社雅集方式,介入到这种原生态的文化积淀之中时,意义则不仅更加丰盈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延伸。

今日之事乃陈野发起,又省规划办晓光兄、浙大哲学系董平教授、浙大中文系含松教授,皆精于书法,更加蔡茜丹青流丽、小川劲书摄影、中国美院博士后蓓容小友增添雅致,骆家庄主章总中平君支持。余与诸君诗词书画,感今抚昔,酣畅淋漓。余以《惜红衣》词及端午诗,蒙诸君驰笔。一时酣畅淋漓,文化趣味偕民俗风情,人物故事,诸多佳话。

余有作《惜红衣》,董平兄所书,且有小记略叙缘由,想古人兰亭之会,莫非亦如此乎?《惜红衣》调姜夔自度之曲,上五下六以入声成韵。余以此追忆往事,感慨今日:

    《惜红衣


  柳岸风清,河渚草木,旧时相识。

  伫立溪桥,云山遍春色。

  飘然素袂,谈笑处、情深魂魄。

  犹忆。英发少年,醉樽歌长笛。


  窗前水陌。来去匆匆,芦花乱秋荻。

  天涯散落印迹。向谁觅。

  镜月有心般若,世事未曾空寂。

  却怪浮名误,回首澹然澄碧。

董平兄所书余《惜红衣》词。董平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主任,于王阳明之心学研究深有造诣,尝“百家讲坛”述学,一时风靡。与余相交逾35年,研究生时寝室相对,目睹其书法不懈,当时常手执紫砂茶饮,偶尔一杯小酒,词中“醉樽歌长笛”当言此事。今日但书拙作,一气呵成,又撰小记,文不加点,快哉快哉!其小记云:“岁次乙未,时在端阳。诸友雅集于西溪骆家庄之栖溪文社,军英兄依白石道人自度曲《惜红衣》调,抚今追昔,意气慨然,嘱余书之。斯会也,由陈野主其事,晓光、含松、军英、蔡茜、蓓容、中平诸君皆与焉。淋漓欢畅,信笔书之。”此幅书成,吾以为200年后,不世之作或亦未可知。盖文化事迹之流变,无非是价值观及人物故事、仪式、符号的传播积淀,今日之事庶几当得此意。 是时,董平兄泼墨挥毫之间,逸兴盎然,尝口占一绝:

节至端阳物候新,西溪尽是耍龙人。

喧天锣鼓相竞发,挥浆飞梭绿柳荫。

端阳之日,诸君书法少不了端阳之诗。含松所书却是拙作《龙舟绝句》二首。含松乃我早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时,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同事。少年既有才情,书法至今日渐老成。如今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于明清笔记小说深有研究。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1988年教研室主任平老师命我操持主办“古代文学讲习班”,含松小我3岁协助此事。班在西溪河边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旧址,那个暑假我俩每每盘桓于此。当年全国古代文学有几家办班,最后颇有声势的还是我们办的这个班,其时名望甚至盖过中国社科院在青岛办班。那次邀请讲课的都是我们的老师:老校长沈善洪教授讲古典哲学、徐朔方教授讲明清戏曲、吴熊和教授讲词学、郭在贻教授讲楚辞、已奉调入京的蔡义江教授讲红楼梦,又特邀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讲明清小说,本教研室刘操南教授、陆坚教授、平慧善教授、邵海清教授也都有讲授。诸师俨然皆为一时之名家,其阵容之庞大,至今看来依然令人乍舌。班有60人来自全国各地,我与含松操持此事,迎来送往,那时候最难的是代买火车票,此事幸有本教研室沈兄松勤主理,分担不少困难,松勤教授如今研究宋词文化,也是当今国内名家。斯事吾与含松辛劳多时,某日午后舍中卧谈趣事,各自床上大笑不已,笑毕竟至浑身无力难以爬起,颇令人联想“大笑绝倒”一词,其少年疏狂之状,于今历历在目。《惜红衣》中一句“谈笑处、情深魂魄”即言此事。

上为俞晓光兄所书。晓光乃浙江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其书法工于隶书而擅行于草书,博取浙派书法诸大家之长,自成一派挥洒狂放之致。所书余《龙舟绝句》之“清风吹雨苇叶长”,自有一种不拘之气。而所书“风冷溪桥”之《凤凰台上忆吹箫》词,乃余《栖溪风月》封面之作,虽写秋意,然其间流淌西溪情韵,亦余自以为得意之作也。

虽然自负诗词,书法却历来不敢献丑。今日诸兄激我,想到有老同学言及:“所有不临帖的书法家都是耍流氓。”余有意书法,恨不能静心临帖,随手涂鸦,往往没有章法。无奈诸君一再鼓励,便也不怕笑话,信手涂抹几个字,虽然字不好,倒也把今日各位名字全嵌在字中。随手写来,也顾不上看看字幅,回头看本该再加几个字:“茜袖含英,松风萍踪,野渡无人,晓川从容,骆庄康平,其乐融融。”萍踪者,盖因董平兄早年名萍,且不与后面章中平兄重复也。如此一来书法不好,诗词底子也聊为遮丑。

也许当人的行为距离世俗和功利越远,就越不至于被万象诸法迷惑本心。龙舟归来,是夜蔡茜画溪山扇面,那种永恒的宁静中,仿佛流溢着生命的旋律。画中的那座山似曾相识,那就是西溪不远的秦亭山,那就是我们各位城西居住的南面,日日相伴、悠然可见的南山。至此想到一句早年的话:溪水共长流,青山志永恒。就这样我们把自己融入栖溪的文化,用一个符号阐释自己的生命。


附:栖溪文社·留青雅集

西元201553日,由陈野发起,共董平、楼含松、卫军英、蔡茜、曹启文、章中平、陆蓓容诸友相约,成立栖溪文社,谋以留青雅集。栖溪文社缘于真性情,示以坦诚、平和、乐善、包容、分享;趣于慧悟、哲思、妙趣、逸致、高才。栖溪文社之兴,得骆家庄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章中平先生助力,特为西溪科创园中独辟一室,乃成文社日常活动之地。文社所在,临增福佛寺,旁紫金港河,得禅香之佑,享溪水之灵。

文社设立之时,正当杭州大学校庆之日。诸君皆早年求学杭州大学,其后世事烟波,杭州大学合并入浙江大学,谓之西溪校区,其名虽不在,而精神实存。又皆诸君长居杭州西溪一带,笃意真纯,志趣相投,情怀磊落,气性淡然。且骆家庄在西溪沿山河北,距秦亭山不过二三里。昔年河渚草木丰茂,菱歌唱晚,村居烟火数十家,若断若接,别是一番景象。其后城市扩展,高屋栉比,然于杭城之西,轻舸穿梭河港,楼宇参差花树,亦或有都市渔舟景象。是以栖溪名之,旨在发扬诗词书画、艺术哲思、文史感悟;雅集文墨,留取丹青,幸裨益于民间,传诸于文化,拟莫非赏心之乐事乎!

是日诸君举酒嘱杯,茗香茶饮,奉寺祈心,临河畅叙。归来欲纪以《暮山溪》,奈连日疲倦,姑草草为文,诗词之作且待他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899463.html

上一篇:当科学无法解释时我们归之为因缘
下一篇:词三首:七夕及其他
收藏 IP: 58.101.43.*| 热度|

18 李轻舟 杨正瓴 武夷山 李学宽 钟炳 李颖业 赵美娣 陆俊茜 柏舟 姬扬 陈湘明 caogentan Xiaoqiaorenjia anran123 biofans wangqinling luxiaobing12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