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踏青总有一些出人意外的惊喜。继上周偶入佳境之后,今天又有新的发现。
比之于上周去过的那个幽境,这一回堪称是别有一番天地。不仅境象开阔了许多,而且更加自然,自然之中又添加了一些最新的创建作点缀,更难得是这里被打造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符号。
这里叫做“江洋畈”,是杭州打造的一个生态公园。说“生态”大概是因为它保留了很多自然踪迹吧。江洋畈具体在哪里,估计很多老杭州也不知道。它就座落在虎玉路北侧,玉皇山南麓,南眺钱塘江,离八卦田很近,旁边还有南宋官窑等众多历史遗迹。
江洋畈这个名称早在1500年前就有了,这里原本是江海(洋)退去后留下的一片滩涂,原来的区域据说是傍山沿江很大一片,但自从五代钱缪沿江筑捍海塘后,及至民国修浙赣铁路,几经变迁早已面目全非。现如今的江洋畈是一个次生湿地,只剩下了原来的很少一部分。
这是一处三面环山的凹地,1999年西湖淤泥历经几次疏浚后,将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了这里。肥沃的湖底淤泥,夹杂了大量西湖底下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它们经过几年的表层自然干化,春风吹又生,纷纷发芽。
江洋畈完整的保留了原生态植被,将西湖淤泥滋养的次、湿生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作为一种独有景观和生态文化展现给游客。这里是杭州目前离主城区最近的一处生态公园,徐步栈道,感悟自然,游观文化,优游从容,在春天这种体验尤其给人兴致。
自然风光在杭州并不少见。难得的是这处自然风光还被妆点了一些很有杭州色彩的插图,从而显出了它特有的文化趣味,这就是“中国杭帮菜博物馆”。
比之于中国的其他著名菜系来,杭帮菜似乎算不上什么,但是若讲美味可口实惠,大概杭帮菜应该可以说出点名头吧。我走进这个“杭帮菜博物馆”的时候,恰好遇见一老先生在向一位华发儒雅的长者介绍前厅的一篇记述文字。这篇文字对于杭帮菜的来历,记述甚祥。通古博今,叙事数典,文字洒落,气象万千。我稍觉微暇的是其中“市委市政府”云云几句,大概这也是当下官府不甘于被未来湮灭刻意所为的时代烙印吧。
书法看得出是任职西湖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的书法家蔡云超先生手迹。然通观全篇,却独独不见撰文者和书法者大名。见我有问,旁边华发长者告诉我,写此文的便是介绍的这位老先生。原来长者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这位老先生便是浙江文史专家王翼奇,我看了老先生给我的名片,上面有很多名衔,诸如“浙江省辞赋学会会长”、“浙江省楹联研究会会长”的一大堆。挺有兴趣的便留下了这张照片,当然没有经过允许没有把老先生的照片给放上来。
吃有文化,但是把吃的文化给这么详细的展示出来,有故事有来历,声色光影图文造型,这却还是第一次看到,也许正是这些让这个“杭帮菜”博物馆增添了许多的文化感受吧。我说这个博物馆一定会火起来,杭州有许多挂着“中国”名号的博物馆,诸如“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文化博物馆”等等,但是比之于这个“中国杭帮菜博物馆”来,我觉得民以食为天,后者似乎更加激发百姓的关注热情。更何况这里的菜很地道很不错,而且还可以有互动参与的程序。
博物馆开张才10来天,茶室饭店也是刚刚营业不久还有优惠打折,138元要了一个套餐,荤素搭配四菜一汤。品美食、赏美景、观美事,把最通俗的日常生活融于文化积淀之中,大概也是人们在吃饱喝足之余对精神满足的一种期望吧……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553933.html
上一篇:
偶入佳境清静无比,得《汉宫春》一阙下一篇:
欢乐今日:关于新浪微博的浙江方言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