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揭开女性长寿的秘密 精选

已有 14090 次阅读 2015-4-1 08:45 |个人分类:期刊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长寿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以女性为多。在已确认的54位百岁寿星中,52位是女性,只有2位是男性(日本人)(附表)。这样看来,“阴盛阳衰”也从寿命上体现出来。


我曾经说过,“青春之泉”就是一氧化氮,而“青春之泉”就位于线粒体。既然女性比男性更长寿,那就说明她们体内的一氧化氮供应必然很丰富,其线粒体功能也一定很健全。只有线粒体“年轻”,染色体端粒才会“年轻”,细胞乃至个体也才会“年轻”。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一氧化氮的供应与线粒体的功能呢?简而言之,其实就是慢性炎症!只要身体被病原体感染而出现炎症,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清除病原体,其中就包括一氧化氮。

当大多数乃至全部一氧化氮被用于杀菌除毒以后,就没有多余的一氧化氮用来维持线粒体的功能了,于是线粒体衰竭,活性氧迸发,端粒受损,细胞衰老,寿命也就缩短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接补充一氧化氮或一氧化氮前体——精氨酸促进长寿是可行的。

当然,促进长寿的最佳办法还是抗炎,最好是清除感染源的“标本兼治”抗炎治疗。再说回女性长寿的话题,为什么女性的抗炎能力比男性强呢?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可以使其下丘脑发生炎症损伤,高脂饲料产生的棕榈酸与鞘脂下调雄鼠中PGC-1α和雌二醇受体α(ERα)水平,进而导致炎症。

奇怪的是,它们在雌鼠中却不引起炎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原来ERα正是抗炎的“功臣”!不仅如此,它还能显著促进心肌功能。

现在看来,关键的因素还是雌性激素,也就是说雌二醇通过ERα在抗炎中起主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女性绝经而致雌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后又是如何抗炎的呢?

有趣的是,PGC-1α受AMPK与SIRT1的共同作用而被激活,其作用正是促进线粒体的再生。二甲双胍是AMPK的激活剂,而白藜芦醇是SIRT1的激活剂。因此,二者的长寿效应由此得到印证。

这个研究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女性有了这个抗炎“杀手锏”,她们不仅比男性更长寿,而且她们受肥胖致病的影响更小,患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低(附图)。

假如男人要达到女人那样的健康水平,应当尽量维持体内雌雄激素平衡,至少不能让雄性激素分泌过旺。假如被诊断为性激素失衡,那么这类男性多吃豆腐(含类黄酮——雌激素类似物)应该是有益的。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难怪韩国人研究认为太监(宦官)的寿命比正常男性的寿命更长,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这让人联想到雄激素似乎是有害健康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性别差异,还有许多尚未揭晓的秘密,尤其是在人类,但就长寿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受性激素的影响则是确认无疑的。


参考文献(可下载):1-s2.0-S2211124714008080-main.pdf(Hypothalamic PGC-1a Protects Against High-Fat Diet Exposure by Regulating ERa


附最新消息

世界最长寿老人大川美佐绪去世 终年117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世界上最长寿老人大川美佐绪。

资料图:世界上最长寿老人大川美佐绪。

原标题:世界最长寿老人大川美佐绪去世 享年117岁

中新网4月1日电据日本媒体报道,有关人士透露,作为世界上最长寿老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认定的大川美佐绪,于当地时间4月1日早晨6点58分在大阪市内一家特别养老院去世。享年117岁。

大川2013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认定为世界最长寿女性,后成为世界最长寿老人。她1898年出生于大阪,是和服店老板的四女儿,有3个子女,孙辈有4人,曾孙辈有6人。

有人曾问大川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她淡淡地说:“我也想知道。”养老院介绍,大川的听力不如以前,用轮椅在走廊活动的次数有所减少,但健康状况良好,2014年夏天曾食欲不振,但此前报道称有所恢复。

日本是世界上“人瑞”最多的国家,有5.8万多名百岁老人,其中大约87%是女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78882.html

上一篇:解读致癌“三因素”
下一篇:男人肥胖比女人肥胖更糟糕
收藏 IP: 219.130.236.*| 热度|

24 苏光松 陈冬生 黄永义 蒋德明 董侠 蒋新正 李颖业 程娟 高建国 李知泉 霍艾伦 汪晓军 徐晓 李土荣 高峡 陈惊海 doctor5 shenlu icgwang zjzhaokeqin seeker99 abang aliala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