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当我读到这几本书的某些章节时,几乎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的天啊,它们全是我们那本书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和图片)的“翻版”!
我曾经发表过一篇 “友好”及“不友好”的抄袭 博文,谈及我跟导师早年在一家省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后来被一家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严重抄袭。
这本书曾以专著的形式出过两版,初版规规矩矩地引用了我们的那本书,参考文献中有作者名和书名,图片下面也有作者名,基本符合引用惯例,我称之为“友好”的抄袭。
然而,再版时却把我们的作者名和书名都去掉了,但内容基本不变,很多文字和图片仍然雷同,这样做完全违背了起码的学术道德和规范,我称之为“不友好”的抄袭。
更有甚者,该书不久前又以教科书的形式改头换面粉墨登场,书名改了,内容没怎么变,但我们的书在其参考文献中依然不见。
我们的书已经出版20多年了,借“不友好”抄袭者的“非法传播”,它成为中国这个领域内未被公认但事实上的“鼻祖”!
回到前面的话题,我惊愕地发现,我们的书被很多人间接“传抄”,即我所说的“曲线抄袭”。也就是说,这些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合理“引用”了那本书,并且“照搬”了那本书中的大段文字和多幅图片。
当然,这些书无一例外都没有引用我们的书,我怀疑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本书。这些“无辜”且“无罪”的作者们有来自清华大学的,也有来自上海交大的,还有来自全国其他高等院校的。
在这里,我不打算公布他们的名字,但还是要把这种现象曝光一下,让大家熟悉一下多样化的抄袭,不仅有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专著的抄袭,而且还有“直线抄袭”和“曲线抄袭”。
附:
我们的专著部分章节
扉页显示我们的书出版于1990年10月。
“曲线抄袭”专著的部分章节
请注意“载体改造”部分内容由我们的书156页扩展而成。
请注意“中间载体的构建”来自我们的书158页。
请注意以下“卸甲载体”内容及其3个载体细节均改写自我们的书163-164页。
请注意以下“共整合载体”和“SEV”改写自我们的书164-166页。
请注意“双元载体构建”及其“微型Ti质粒”和“辅助Ti质粒”由我们的书167页改写。
请注意“载体卡盒”内容基本照抄,“常用的中间表达载体”文字几乎相同(见我们的书168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