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人才成长的十条黄金戒律 精选

已有 7445 次阅读 2010-11-19 13:24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人才, 成长, 求学

 
    人的成长是一个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教育、培养和训练才能成才!人才的成长取决于内在的主观努力与外在的客观制约。古今中外,英才辈出,他们无不具备一个共性,那就是:天赋加勤奋,聪明加汗水!爱迪生认为:“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牛顿也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先哲圣贤留下了人才成长的金玉良言,我从中悟出以下十条黄金戒律,供各位参考。若有失偏颇,诚望不吝指教!
    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做人要以德为先!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要讲究师德、师风!同样,做科学研究也应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不懈追求真理,永远保持热情。生活不必讲究奢华,治学则应精益求精;论待遇不必跟人攀比,做研究务求超越前人!
    二、名师出高徒。中国有句老话:“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说明年轻人的成长受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老者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无名鼠辈们应争取拜名师为徒,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摘取胜利的果实!然而,“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拜在名师门下,若不思进取,也不乏碌碌无为之辈!
    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求学阶段,学生应该虚心向老师求教,争取学到真正的本领。在向科学高峰攀登时,学有所成的年轻人要打破各种陈规戒律,勇于向权威挑战,这样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四、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教条,不要轻信,对于权威,不能盲从。在科学上,怀疑精神尤为可贵!只有开动脑筋,甩掉包袱,才能取得创新和突破。如果跳不出传统观念的桎梏,将无法在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在研究中,应随时把握机遇,注意观察,不要忽略细节,同时也要勤思考,多对比,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当研究遭遇瓶颈无法突破时,既不要放弃,也不能莽撞,必要时可以停一停。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处理,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从而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也许你在某个方面不太行,但可能在其他方面很行。做学问,不仅导师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善加利用,学生们也要扪心自问:自己究竟是脑子好使还是动手能力强?擅长做理论研究还是适合做实验?不可否认,只有自己最拿手的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七、好奇不能少,兴趣不可无。对科学的好奇心,是引导自己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驱动力,而对研究课题的兴趣,则是让自己保持旺盛创造力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那种半夜冒出灵感也忍不住要去实验室验证的项目才是自己最愿意做的研究。如果一想到自己的课题就头痛,那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像样的结果的,最好是尽早放弃。
    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不论你做什么,只要你认真选择过,而且肯用心、肯“给力”,就没有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相反,“这山看到那山高”,好高骛远,浅尝辄止,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九、胜不骄,败不馁。对待成功,要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胜利;面对挫折,不因物忧,不以己悲,真正达到“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面对别人的成功,不要妒忌,也不能“挖墙脚”,而应更加努力,实现超越!
    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谈兵、信口开河、光说不练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忌。任何一个科研课题的立项,都必须建立在广泛查阅及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同样,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任何科学假说,都必须经过现场试验的验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385340.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小病不断大病不犯”?
下一篇:学生跟导师相处的艺术
收藏 IP: 119.126.227.*| 热度|

27 赫英 葛肖虹 于锋 王修慧 胡宝群 汪育才 孙根年 毛培宏 丁甜 吉宗祥 佟冬 吕喆 赵宇 张天翼 许培扬 唐常杰 王有基 齐霁 刘广明 欧巧明 曹建军 黄锦芳 贡金涛 杨华磊 魏正林 杨文祥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