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最近写了几篇中医文章,有朋友看不下去了:你究竟想说啥?
我明白,他想知道我的态度:中医好还是不好?因为这一点很重要,它是个立场问题。殊不知当代社会已经将对中医的态度上升到一个大是大非的高度。
那么,我的确得有个态度了。不过,我不想陷于“中医粉”、“中医黑”的低俗。那就这样表个态吧:根据科学规范,科普中医知识。
虽然比较低调,但我自己也觉得这个表态不准确:中医知识符合科学规范吗?如果中医知识不是遵循科学规范而建立的,你如何普及?看来,还得“赶鸭子上架”,高调出场:采用科学规范,评价中医药学术。
这个表态实在有点太高调,你一个退休老中医,有这个本钱吗?我自己也没有底气,只好“摸石头过河”吧。
先看看什么是科学规范?
科学规范看起来深奥,基本的也就是两点:遵循逻辑学规则思考,拿证据说话并不断质疑。
二、
回到正题之前,还要道个歉,这个有点“标题党”的意味。为了吸引眼球,省略了几个字,确切的标题是“中药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科学概念,它的内容能够科学吗?如此聊以自慰。
什么是中药?先需要明白,它究竟是一个符合逻辑学定义规则的科学概念,还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名词术语,或者一种前科学概念?
什么是前科学概念(“前概念”)?这是教育学领域的术语。相关术语众多,相关使用的还有“错误概念”、“相异概念”等。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前科学概念指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是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
什么是科学概念?定义科学概念有三个要素,即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和可淘汰性。所谓可确定性,指科学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涵义不应因为语境而变化。这一点与可操作性相关,从而要求科学概念具有相应的操作解释。所谓可检验性,指从科学概念所蕴含的意义出发,加上其它辅助条件,就可以导出可由实验直接或间接来加以检验的命题。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的必然的,或者是先验的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所谓可淘汰性,科学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形态,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随着科学认识和观测手段的发展而变化,甚至被淘汰。换一句话说,约定俗成的东西往往生命力更强(有一点点调侃的含义)。
三、
中药是什么?
根据形式逻辑定义公式:被定义概念=属+种差。我们得先找出它的上一个层次,这里暂且为“天然药物”。那么,它指的是中国的天然药物吗?显然不是,因为很多天然药物是全世界分布的。那么,最靠谱的说法是:中药是按中医药理论使用的天然药物。
按照形式逻辑定义规则,这个概念似乎可以确立。但新的问题来了,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例如土家医、苗医、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壮医等等。还是那些天然药物,它们在土家药、苗药、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壮药之间变来变去合适吗?过去有个说法叫“西药中用”,即按中医药理论使用西药,如果这样就把西药也变成了中药,中药和西药之间也可以变来变去,如何保证概念的可确定性?同一个本体,可拥有不同的名称,那它还是科学概念吗?
我们有一个学科叫做“中药药理学”,这是个很有特色的命名。看看它的教材,采用的是中药的分类,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活。不仅有点挂狗头卖羊肉的意味,而且在研究上还存在科学规范与自然哲学规范之间不可通约性的矛盾。比如说“祛湿药”。那个“湿”是个什么概念,它具有可确定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吗?既然是“中药药理学”,你怎么去研究那个“湿”,研究得了吗?如果一个章节的祛湿药,你一点也不研究与“湿”相关的内容,干嘛还要以它命名归为一类?
这种现实的尴尬,我们可以不去理会,但深层暴露的问题不可不思考,因为它涉及到学科发展的前景。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