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n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znf

博文

[转载]游修龄:沧桑话中秋

已有 2380 次阅读 2022-9-12 22:5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今年的月圆之夜(2022年9月11日),游修龄先生乘着满月西归。记得20年的2003年的同一个月圆之夜,游先生写了一文章发在我主持的《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兹转贴,以为永久的纪念!


沧 桑 话 中 秋

 游修龄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打开电视机,画面上出现各地庆祝中秋节日的热闹景象:
数不清五彩缤纷的灯光,数不清有多少男女歌星,上上下下,在舞台上手拿话筒,扭摆着身躯,嘶哑地唱着,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的伴舞们,为他们变换队形,群星拱月,衬托出已经够热烈还要更热烈的气氛。
台下无数密密麻麻的热忱的观众,随着歌声整齐地或拍手,或摇动手里的荧光棒,形成了中秋夜晚人造的闪闪星光。
现场背后是直上云霄、挂满了霓虹灯光的高楼大厦,或者是人行道和湖边的柳树变成了浑身五彩灯光的枝条,水面上摇晃着大厦和树枝的倒影,还有那不断涌动、变幻无常的喷泉之光。
间或从天空上中爆发出火树银花、变幻无常的烟火,见缝插针地点缀着实在已经饱和的夜幕晴空。
尽量用目光扫描,终于在远处夜空中看到被城市灯光冷落了的一轮明月,十分孤单地、高悬在远离喧闹干扰的夜空。
画面上这么热闹的地方是那里?是南京?苏州?广州?成都?南宁?杭州?他们是如此的相似,如此的千篇一律,你可以回答说都是,或都不是,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表明全国各地都在热烈地庆祝中秋节日。 这么热烈的场面庆祝中秋,它们同庆祝国庆节、春节或其他什么庆祝晚会有什么不同?
作为老年人,回想起来不觉已过了八十多个的中秋节,除去四五岁以前的记不清楚,五六岁开始便有深刻的印象。虽然不可能逐年回忆胪列出来,但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各有深刻的记忆,是不会忘怀的。
回想七十多年前儿童时赏月的情景,那时早在中秋节到来前十来天,大人带我到商店里选购一个大月饼和十二个小月饼,附带还选择一张你喜爱的彩色故事画,什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白蛇传,嫦娥奔月,孙悟空大闹天宫…之类,这张画是用来贴在大月饼上,以便在上面安放蜡烛台、香炉、酒杯之类,保护月饼不至于沾污。十二个小月饼排列在大月饼四周。从八月初七八起,每天晚上,把这些东西摆放在小圆桌上,放到天井里,迎候东方出现半个月、大半个月,直至迎来中秋的圆月上山,才点起腊烛和香,在酒杯里注上酒,对着月亮祭祀,瞑想广寒宫里神秘莫测、富有浪漫色彩的嫦娥奔月、白兔捣药的故事。逢到雨天,则把这香案改摆在厅堂里。其实,儿童最最关心的是等到月上中天以后,大人允许小孩们开始分吃小月饼的那份口福!至于大月饼要到第二、第三天炒熟了再分吃。城市所受的文化冲刷是这么无情,现在的城市儿童,连听祖辈们讲儿时赏月的条件和时间都没有了,因为袓父辈不一定住在一起,父母亲则讲不出古老的赏月情景了。
时间跳回到青年时期,最令人难忘的是大学毕业那年的中秋,大学的文凭拿到手了,工作还未曾落实,中秋节口袋里只有五毛钱,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我的未婚爱人正在我家作客,在大家庭里全家人吃过中秋晚饭以后,我俩怎么过好这个中秋节呢?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我对家里人说,我俩要出去走走,顺便赏月。我把身边仅有的五毛钱用两毛买两个月饼,一人一个,剩下的三毛钱,我带她一直走到城西北的船码头,雇一只小船,让船夫把我们划到南门码头,这三毛钱便作了船费。
那时的温州还保留着城墙和护城河,从城西北到城南的护城河,约四五里路。小船离开码头以后,慢慢转入护城河,小船沿着护城河,静静地南向划去。半球形的深蓝天空,没有一点浮云,一轮明月从城东的上空升起,一直伴随着我们徐徐前进。护城河的左侧是城墙,在月光衬托下有点严肃不可侵犯的表情,似在回忆炫耀它的历史功能吧。护城河的右侧是大片大片连绵的柑园,小船就这样在城墙和柑园的中间徐徐前进,时不时耳边还传来阵阵蟋蟀的鸣声,给这沉寂的中秋之夜送来天然的音乐,人和河道、城墙、明月和虫鸣,业已浑然一体,流连忘返。
从小孩子起,便有这种经验,当你在月亮下行走时,月亮好像有知觉一样,紧随着你,你走得快,她也快,你跑她也跑,你停她也停,形影不离,不可思议!就这样,月亮一直伴送我们从城北回到城南。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富有浪漫情调的中秋赏月,这样Romantic 的赏月,竟然是身边只有五毛钱、包括了吃月饼和坐船费在内的所有开支,获得了“五里共婵娟”的享受!即便不是前无古人,肯定是后无来者了,因为城墙和护城河已不再有了。
光阴似箭,我在华家池畔这座学府不觉生活了半个世纪,其中三十来年的中年阶段,是在“阶级斗争”中渡过,那里还有什么中秋赏月的兴趣和记忆。进入老年,到了2000年世纪末的那年,中秋的月亮特别好,引起了我赏月的兴趣,一个人独自信步走到池畔,欣赏久别重逢的一轮明月。所不同者,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是因空气污染,微尘太多之故。边走边看月,勾起了过去中秋赏月的种种回忆,其中最深刻的还是上面提到的儿童时和青年时的赏月记忆。
看月回来,走到池外边的人行道上,路灯暗淡,看见一个小姑娘,戴白帽,穿白衣,坐在一张小凳子上,面前摆着一个方形的小火炉,售卖羊肉串。白天是不允许这样摆摊的,那叫妨碍市容,会被市容警察没收的。夜晚的马路,依然车流如水,人们过往匆匆,显得她坐着特别地孤寂。正是应该读书学习的年龄,却与她背后这座学府无缘,夜晚还得为出卖一点羊肉串糊口,孤零零地静候着。这中秋的一轮明月,高高地从背后凝视着她,是同情?是爱护?还是无奈?姑娘浑然不知,她那有闲情赏月?
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小文,说一位姑母辅导她的外甥女小学生作文,启发小学生:挂在天边的弯弯月亮,像不像一把镰刀?小学生一脸茫然。她母亲说,小孩只知道公园、假山、草地、还有猴子、老虎,别说是镰刀,就是月亮也没好好看到过,城市的夜晚,永远是灯火辉煌,五光十色,月亮那点微弱的光,要刻意去找才能看到。小孩子早已“举头望灯火,不知有月亮”了。
二十一世纪长大的孩子,他们也要走上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历程,当他们回顾过去时,不知道怎样描述各个时期对中秋赏月的观感?这是我无法先知的,“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这话似乎在这里并不合适。

2003 年,中秋节之次日,于华家池蜗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1678-1355027.html

上一篇:我与饶毅
下一篇:稻田守望者——游修龄
收藏 IP: 222.129.130.*| 热度|

2 史晓雷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